番外三 慕博珵

發佈時間: 2025-04-19 18:00:00
A+ A- 關燈 聽書

我是大周皇帝的第二子,雖然不是嫡長子,卻十分得父皇母后的疼愛和喜歡。

我出生在九月初五那天,就因爲這一天出生,引得很多大臣議論,也爲日後引來了麻煩。因爲很多人覺得九月初五象徵着九五之尊,普通家的孩子自然不用忌諱,而我出身皇家,還是嫡次子,又最喜歡和母后親近,所以被很多人猜忌會謀奪儲君之位。

他們不知道的是,我的外祖父在我一出生,就已經做好打算將皇位傳給我。

外祖父是燕國的皇帝,他沒有兒子,燕國的太子也只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這是一個祕密,世上沒有幾個人知道。

而我在六歲的時候,偷偷躲在母后的寢殿,無意聽到父皇和母后說起,原來我長大之後會離開疼愛我的父母,去燕國繼承皇位。

自從懂事起,我就知道大周的皇位是皇兄的,皇兄肩負着江山的重任,被父皇嚴格教導,所以我對皇兄能夠繼承江山並不羨慕,只想永遠陪在父皇母后身邊,皇權或許會成爲累贅。

所以,我當時知道的時候,心裏根本不稀罕什麼皇位。

從父皇母后的話裏聽出來,那是我長大之後的事,他們也沒有下定決心一定要我去燕國。

於是,我只是將這件事放在了心裏的一個角落裏,並未對任何人提起過,卻也從來沒有忘記過這件事。

我覺得即便長大之後,我不想去燕國,父皇母后應該也不會勉強,又過了兩年,三弟慕博璋的降生,令我欣喜若狂,因爲如果璋兒願意,他也可以去繼承燕國的江山。

可是隨着我慢慢長大,發現事情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十二歲,父皇封我爲康王,並讓我上朝參政,對待我和對待皇兄一樣,教導我處理政事。

即便我和皇兄的感情很好,知道他從未猜忌過我,可是我依舊很小心,從不喜歡結交大臣,更不會做過格的事情。

後來皇兄有了太子妃,事情就開始變得複雜,太子妃以及他的家人,他們忌諱父皇重視我,更介意我和母后的親近,生怕我會威脅到皇兄的太子之位。

他們一再求父皇讓我出宮開府就算了,還在背後捏造僞證想誣陷我,幸好被皇兄發現給制止了。

因爲他們明裏暗裏的針對,父皇大怒,皇兄重處了太子妃的父兄,還和太子妃吵了架。

我知道皇兄是相信是維護我的,可是我也知道,大臣們的一些猜疑也不是沒有道理,父皇確實有將我培養一國之君的打算,若是事態一直髮展下去,萬一影響到和皇兄的關係,讓父皇母后傷心就麻煩了。

恰恰到這個時候,燕國來人,藉口說燕國太后病重,讓母后帶着我去燕國,那時候我就知道一定是讓我去燕國繼承皇位。

這幾年父皇母后栽培我,他們應該也早就下定了決心讓我去燕國,所以,從多方面考量,燕國才是我最好的出路。

雖然我很捨不得我的家人,不過在我心裏兄弟和睦,父母安心比在一起還要重要很多。

於是,我先讓靜宜成了我的王妃,帶着她和父皇母后一起去了燕國。

外祖父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又有父皇母后的庇護,無論是成爲儲君還是登基都很順利。

登基前夕,外祖父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要和外祖母合葬,外祖母臨終之前交代母后和他死生不相見,母后無論是出自孝心,還是出自對於父親的不滿,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外祖父的這個要求。

外祖父本命不久矣,因爲這個不僅痛哭,還不肯再用藥,甚至連東西都不肯吃,無論是外祖父和母后,我都不可以違背,爲了讓外祖父死前安心,我在他生前答應他百年之後會和他埋在一起,一直守着他。

其實我心裏還是願意和父皇母后埋在一個皇陵的,可是我繼承了外祖父傾盡一切得來的江山,就該讓他走的安心。

不過,我不是很在意這件事,因爲無論怎樣父皇母后永遠在我心裏,就像是我長大了有了責任和擔子,雖然不能陪在他們身邊,心裏卻是一直有他們,無論距離多遠,和他們心裏永遠是親近的。

外祖父提的第二個要求是,希望我多納一些妃子,來穩固朝堂,可是我不願意這麼做,因爲我不想讓靜宜傷心,更做不到接納別的女人。

靜宜很小的時候,就和我一起讀書,她的性格和我相投,我和她在一起比皇兄還要多,她永遠都像是我的影子一般,我走到哪她跟到哪。

有一次,靜宜生病了,幾天沒有進宮,我也像是得病了一般,內心又是失落又是想念靜宜,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決定要靜宜做我的妻子,一輩子不分開。

而靜宜對我也是一往情深,她將我看作比她的生命還重要,爲了我可以犧牲一切,她越是這樣對我,我越是不能辜負她。

所以,當外祖父讓我納妃的時候,我很排斥,雖然我之前也想到過他會這樣要求我,可我還是心裏發慌。

別人都說我性子沉穩,其實我只有面對靜宜的事才會慌亂。

我有些擔心外祖父會爲難靜宜,也害怕靜宜會多想。

後來我和父皇母后將納妃的利弊分析清楚之後,他們並不勉強我納妃,出乎意料的是,外祖父臨終之前卻希望,自己既能掌控好江山,又可以不用辜負相愛的人,去做他曾經做不到的事。

所以,雖然我長大之後就像是遠嫁的女兒一樣,離開父皇母后,可是我依然是幸福的,我和靜宜彼此相知相愛,還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和成全。

其實,我這個遠嫁的女兒,剛開始是盼望着父皇母后來燕國和我們在一起的,當時知道啓國的太后與皇兄的太子妃串通,找了一個藉口,爲的就是滅掉啓國。

這樣,父皇母后就算完成了一件大事,儘快的收服啓國,交給璋兒執掌,父皇完成了兒女之事,就一定會退位。

我想着到那個時候,就可以將父皇母后接過來,讓他們和我住在一起,哪怕是幾個孩子輪流的話,幾年也能輪上一年。

戰事是我挑起的,自然應該我去對啓國發難,可是父皇母后不肯,讓我治理好燕國,他們帶兵去攻打啓國。

啓國本來就國力不支,再加上太后掌權,朝局混亂人心不穩,父皇母后僅用了十一個月就進了啓國的皇城。

萬萬沒想到的是,父皇母后中了啓國太后的毒,當時知道後我是說不出的懊悔,如果不是我,父皇母后一定不會遭到別人的算計。

父皇躺在牀上奄奄一息的時候,母后傷心欲絕,卻還是安撫了我,可我心裏對父母仍舊是愧疚的。

父母對我的疼愛,我無法回報之萬一,後來我想盡辦法,說服他們來我們身邊,我好爲他們盡孝。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可是父皇母后已經變了,我們小的時候,他們一天也放不下孩子,等我們長大了,他們希望我們展翅高飛,無論是軍國大事,還是在感情上,都不要再依賴父母。

而他們也更喜歡上只有彼此的清靜日子。

我開始明白,讓父母不爲兒女擔憂,過他們去過想過的日子,才是最大的孝心。

於是,我更加勤政,好好的治理江山,好好對待妻兒。

靜宜一共給我生了四個孩子,兩兒兩女,我們也和父皇母后一樣,對待孩子父嚴母慈,認真教導孩子。

孩子也和我們一樣,有疼愛他們的父皇母后,兄弟姐妹和睦。

嫡長子性格軟弱庸碌,當了十年太子之後,將儲君之位讓給了次子。

太子妻妾成羣,爲我生了好多孫子。

對於孩子的妻妾,我和父皇的態度一樣,孩子是否納妾,不支持也不反對,我只管教導好了他們,他們如何抉擇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我只希望和靜宜也像父皇母后一樣,一生只有一人,哪怕是白髮蒼蒼,遲暮之年,再回首眼裏仍然只有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