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油梭子都熬的乾巴了,楊柳才用笊籬把油梭子撈出來。
拿出一個乾淨的小罈子,小心地把葷油盛出來。
也沒刷鍋,那麼大的油底刷鍋可惜了。
把買的面拿出來,本想摻點玉米面,一想孩子們好長時間沒吃過白面了,還是全用白面吧。
舀了足足半盆的面,用一半溫水一半冷水活好了面。
又拿出幾塊油梭子切的碎碎的。
和好的面就放到一邊醒着了,想着這餅雖然香,但是吃多了也膩,打算烙完餅再做個玉米糊糊,就着早上的蘑菇醬。
剩下的油梭子被楊柳分成了兩份,其中一份切成小塊放到了碗裏,還撒上了白糖面。
“來,你們三個進屋,先吃這個,一會就吃飯了。”楊柳把油梭子放到了炕桌上,又拿了碗筷。
孩子們都進屋吃上了,楊柳開始揉面烙餅。
面糰分成三塊,擀成大大的圓形薄餅,再把切碎的油梭子均勻地攤在餅上,還撒上了一層白糖。
一點點捲起,卷好之後分成小段,再捲成餅,小火開始烙。
沒一會功夫。一張張金燦燦油汪汪的餅被放到簸箕裏。
等到餅都烙完了,楊柳又刷鍋煮了一鍋稀的玉米糊糊。
端着餅進屋的時候,就看見三個娃都吃的滿嘴是油。
碗裏還剩下有三分之一的油梭子,楊柳失笑,“是不是太油了吃不下了?”
桃桃糯糯地說道:“娘,這是給你留的,你快吃,可好吃了。”
連故淵都一臉希冀地看着楊柳,楊柳心下暖暖的,含笑拿起一塊放到嘴裏,“真香啊。”
這油梭子趁熱沾着白糖吃,真是絕了。
等到玉米糊糊煮好了,楊柳又端上了早上的蘑菇醬。
一家四口開始吃晚飯,饒是每人已經吃了幾塊油梭子,在吃到這餅的時候,幾個孩子還是歡呼了起來。
“娘,這餅可真好吃,又甜又香。”桃桃永遠是第一個對楊柳表達喜悅。
池魚也說:“還是白面的餅好吃啊,真香。”
故淵壓根不說話,低頭吃餅,只是臉上的笑意掩蓋不住。
楊柳又強迫三個孩子,每人喝一碗糊糊,餅子也沒許他們吃太多。
這油梭子油性太大,她怕幾個孩子吃拉肚了。
等到都收拾好了,楊柳把剩下的油梭子和十張餅裝到了小籃子裏,“我去你們外公家,你們去麼?”
“去,我要去找小舅舅玩。”
三個孩子感受到了楊柳的和氣,都歡呼雀躍的表示要去楊家。
楊柳把大門關好,帶着三個孩子往孃家去了。
池魚和故淵你追我趕地在前面跑,桃桃乖巧地牽着楊柳的手。
“這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怎麼張家這幾個孩子這麼高興呢?”
“大有家的還牽着娃,可真是稀奇啊。”
“你看這幾個娃穿的,可比原先乾淨多了,真是活見鬼了。”
楊柳帶着孩子進楊家院子的時候,楊家還沒吃飯呢。
“正好,你們沒吃飯呢,這餅和油梭子快趁熱吃。”
楊柳把東西掏出來,放到了炕桌上。
趙氏埋怨道:“你這孩子,拿這些來幹啥。娃都小,留着給娃吃多好。”
楊柳說道:“他們都吃過了,這是給你們留的。”
楊柳的弟弟楊林十歲了,正悶聲不哼地在院子裏整理柴火垛。
“林子,快進來吃飯了。”趙氏衝着外面喊道。
楊柳一邊在炕邊坐着,一邊和趙氏詳細說了採蘑菇做蘑菇粉的事。
楊清河和趙氏都眼睛一亮,“這是真的?那明兒娘就去幫你整,插秧還有些日子,地裏的活計也不多。”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楊林也悶聲說道:“我也去,姐,我多幫你幹活,你往後對池魚他們幾個好點。”
十歲的楊林想不通,從前那麼溫柔的姐姐,怎麼做了人家的後孃,就變得惡毒了呢。
這半年,他甚至都沒和姐姐說幾句話,心裏總覺得那樣是不對的。
楊柳忙跟弟弟保證,“噯,姐姐以後好好對這幾個孩子。”
又和趙氏商量:“娘,能不能幫我孵一窩小雞娃,再賣給我兩只下蛋的雞,娃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得吃雞蛋。”
趙氏白了她一眼,“說啥買不買的,一會讓你爹給你抓三只開窩下蛋的,你先養着。小雞娃等這窩孵出來,先給你養。”
楊柳又說道:“娘,抽空讓我爹幫我壘個豬圈。我想着買兩只小豬養着,等到年底,也能給娃們殺了吃肉。”
趙氏皺皺眉,“兩只?你拿啥喂啊?那豬吃的也不少,沒東西喂可咋整?”
楊柳說道:“娘,我勤快些,早上去打豬草。再說我這要是做香粉賺錢了,就買些粗糧摻着餵豬也沒啥,總比到時候買肉划得來。”
楊清河點點頭,“閨女說的對,就抓兩只吧。不過這個時候抓,年底怕是也殺不了。到時候得預備好冬天餵豬的東西。”
桃桃依偎到楊柳身邊,“我也能幫娘餵豬,我長大了。”
池魚和故淵也坐在邊上,乖巧地點點頭。
楊清河本打算吃完飯就去抓雞,又猛然想起張家根本沒雞窩。
“明兒我去幫你壘個雞窩,再整個豬圈,明兒晚上再把雞拿過去。”
楊柳這才恍然大悟,她就覺得哪裏不對,光想着抓豬養雞了,把這雞窩和豬圈的事給忘了。
看看外面太陽已經落下去了,家裏的果樹還沒栽呢。
“爹,那我們先回去了,明兒爹再去幫我弄雞窩和豬圈。”
說完就帶着三個孩子往回走,趙氏還給裝了十個雞蛋,說是給孩子們吃。
楊柳也未推脫,她看得出來,爹孃都是心善的人。
回去路過張家老宅子的時候,張家一家老小正在院子裏說閒話。
一看這娘四個從門口路過,二媳婦王氏就陰陽怪氣地說道:“哎呦,聽說拿了不少東西去孃家,這麼敗家我看欠咱家的銀子也還不上了。”
張家大媳婦黃氏則打着圓場,“三弟妹養三個孩子不容易,她孃家也沒少拉扯這幾個孩子,送點東西回孃家也沒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