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離別

A+ A- 關燈 聽書

秦姝站在莊子外不遠處的一個土坡上,看着莊子上空滾滾濃煙裏,慢慢有了橘黃色的烈焰。

聽着幾聲短促又淒厲的慘叫之後,便只剩火焰劇烈燃燒引起的嗶剝之聲。

聽着莊子裏的農戶終於發現柴房走了水,吆喝着、奔走着,將一桶桶水,聊勝於無地潑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之中……

一根溫熱的手指突然伸過來,捲走了秦姝臉上的淚珠。

秦姝回神,正對上阜瑥關切的眼神。

她迅速掩去方才片刻的脆弱和痛苦,重新恢復往日的清冷,脣角飛快一勾,又迅速拉平,輕聲說道:“我們回去吧。”

阜瑥,“好。”

回到莊子上,春嬤嬤還等在秦姝的房間。

她的眼睛是腫的,臉色也十分憔悴,捏着帕子在房門口轉來轉去。

看到秦姝,春嬤嬤迅速撲過來,一把將她抱在懷裏。

秦姝無聲一笑,輕輕拍了拍春嬤嬤的背,安撫道:“嬤嬤,我沒事,阜,重安他過去的很及時。”

春嬤嬤哭得哽咽難言,“要是小姐有何不測,老奴便是去了地下,也無顏面對太太。”

秦姝沉默片刻,輕聲說道:“嬤嬤放心,以後不會了。”

春嬤嬤聞着空氣中那股焦糊味,心裏忍不住一跳,鬆開秦姝,用力抹了兩把臉,大聲說道:“青桑,柏枝呢?火盆呢?讓大小姐跨一跨,去去晦氣。”

經過一番忙亂,秦姝重新洗漱過,換了衣裳,才走出院子,看到了站在院子中的阜瑥。

阜瑥聽到動靜,轉過頭看着她。

房間內透出的燭光照在他的臉上,硬朗的臉部線條棱角分明,一雙眼睛閃閃發亮、燦若星辰。

他的五官,分開看似乎都很普通,並無特色。

組合到一起,卻有一種難得的、相得益彰的和諧,甚至是驚豔。

這張臉,分明是陌生的,秦姝卻莫名有一種相識多年的熟悉感。

阜瑥就這樣默默地看着她,沒有說話。

秦姝心裏一動,走到他身邊問道:“要走了嗎?”

阜瑥垂下眸子,轉身看向半個月前他親手壘起的育芽池,低低“嗯”了聲,“家裏有些事需要處理。”

家裏……

秦姝幽幽嘆了口氣。

無論是阜瑥用那玩世不恭的語氣,笑說他自幼吃毒藥跟吃糖一樣多,還是奶兄說他這些年連番遭遇陷害,筋脈受損;

亦或是上次在秦府,秦姝遇到身負重傷、奄奄一息的他,都可以看出,阜瑥的日子,過得並不太平。

想來也知道,如阜家這種掌握世間頂尖機關術、世人趨之若鶩的世家大族,家主之位,必定競爭激烈。

同族子弟,互相陷害、自相殘殺不足爲奇。

人性無底線。

人性的卑劣,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才會顯露無疑。

拿着利益去試探人心,輸得永遠都是那個天真的人。

如阜瑥,如前世的秦姝。

兩人的生活軌跡各不相同,命運卻是驚人的相似。

秦姝按下心中莫名涌現的情緒,問道:“什麼時候走?”

阜瑥擡眸,朝莊子外的夜空望過去。秦姝知道那些人就守在莊子外,原來是要帶阜瑥回家。

她淺淺一笑,說了句,“稍等,我有東西送你。”

阜瑥眸光微閃,轉身看她回到室內。

秦姝將之前爲他做的那身衣裳摺疊整齊,放在包袱內。想再收拾些什麼,突然才發現,她能夠爲阜瑥準備的東西並不多。

她不知道阜瑥需要什麼。

也沒想過阜瑥這麼快就離開。

秦姝想了想,背對着旁人,斟上半杯酒,又往裏加了半杯泉水,然後在另一只酒杯中斟滿酒。

她讓青竹拿着衣裳,青桑端着酒,三人一起出了門。

秦姝將那杯摻了泉水的酒遞給阜瑥,自己端起另一杯,笑道:“時間倉促,來不及置辦送別的酒宴,薄酒一杯,聊表謝意與惜別之情。公子一路順風!”

阜瑥道了謝,端着酒杯,朝秦姝略一示意,仰首一飲而盡。

秦姝又接過青竹遞過來的衣裳,捧給阜瑥,“今日才剛剛做好,本想明日讓公子試試合不合身。如今……”

她輕笑一聲,道:“公子在秦府這些時日,秦姝招待不周,希望下次能有機會彌補。”

阜瑥接過衣裳,正要說些什麼,卻突然神情一變,匆匆說了一句,“我記下了,再會!”

說完便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阜瑥離開不到一刻鐘,靜謐的夜空中,似乎有夜鳥從莊子上空飛過,又似是衣袂被風捲動的聲音。

片刻之後,又恢復平靜。

青桑站在榻前,隔着帳子低聲回道:“小姐,方才有人查探過這邊。聽動靜,應該有十數人。”

過了一會兒,才聽秦姝輕輕“嗯”了聲。

這些人,應該是來找阜瑥的。

而且絕對是他的仇家。

所以阜瑥才走得那般匆忙。

希望他能平安。

阜瑥這邊自從走後,便音訊全無。

倒是西面莊子上那起大火,因爲燒死過兩個人,固山莊子又在昌原縣內,昌原縣縣令派了典史和仵作來勘過現場。

最後確認是因爲用火不當,引燃了柴房中的柴草。

因爲天干柴燥,柴草堆積過高,火勢起得太快。住在裏面的兩人又睡得太沉,沒有及時醒來,才失去逃生的機會。

一個孩子燒死在牆角,另一婦人燒死在門口。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無人來認屍,莊子上的農戶又不認識。

典史只好讓人找了兩條破席子,隨便找了塊地,將兩人匆匆埋了。

莊子上的生活輕閒且悠然,日子如流水般匆匆流過,眨眼間就到了二月中旬。

育芽池的甘薯苗長到了一尺高,挨挨擠擠、鬱鬱蔥蔥,十分喜人。

秦姝便讓人採了苗,用溼帕子包了,乘着牛車去了固山,找了塊山地,按照小百科上照抄來的種植說明,將甘薯苗栽了下去。

又在自家莊子前面的良田裏,劃出一塊,也栽了兩畝薯苗。

栽完薯苗,就到了秦景元和左氏的百日祭。

秦姝將春嬤嬤留在莊子上,帶着青桑、青竹等人回了城。

過了百日祭,秦姝的胭脂鋪子開業事宜就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