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騰騰的酸湯鍋端上桌,香氣瞬間溢滿整個房間。
周芸芸堅信,沒有什麼矛盾是兩人吃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不行就是兩頓。
將一大鍋的酸湯鍋放在熱氣騰騰的蜂窩煤竈上,紅彤彤的湯汁在兩人中間湯咕嘟咕嘟的煮着。
“現在可以下魚片了嗎?”
周芸芸忍不住朝着劉琛揚了揚手裏的魚片,“水好像開了。”
劉琛點點頭,“一片一片下。”
酸湯鍋還原的很像,跟周芸芸後世在火鍋店吃過的口味相差不大,酸酸辣辣,很開胃,魚片被放到魚湯裏面翻滾兩下,撈起來立馬就能吃,特別的滑嫩入味。
![]() |
她就發現,只要是劉琛願意,就沒有幾件事是做不好的。
做飯亦如是,剛開始的時候,做的也就是普通。
今天這頓已經足夠驚豔到她了。
晚飯後,周芸芸主動收桌子,劉琛洗碗。
洗漱後,兩人默契的沒有提分房睡的事情,彷彿就像是一件約定俗成的事。
窩在溫暖的牀上,劉琛揹着她又是一陣急速的咳嗽聲,臉色都漲得通紅。
周芸芸起身給他倒了一杯溫開水,輕聲問,
“沒去看病嗎,怎麼還在咳嗽?”
劉琛喝完水,忍不住將人拉進被窩,
“沒事,是自限性病毒,7天左右會康復。”
又怕傳染給她,將前幾天自己蓋的薄被子拿出來蓋着。
小時候他也經常生病,多了便察覺出了這個規律,轉季後的感冒,基本上屬於風寒,大約需要7天病症才會消失。
冬天沒有厚衣服穿,他就自己做,把爛布衣服裏面塞些稻草,穿在身上,能抗風,只是衣服就不能洗了。
很多個冬天他都是這樣熬過來的。
現在睡在這樣暖和的牀上,還能靠着芸芸,他很滿足。
房間裏安靜了一會,
就在他快睡着的時候,背後忽然一暖,屬於芸芸獨有的桂花香氣包裹着他,
“前幾天都沒傳染,應該不會了,你那被子太薄了。”
腰間纏上一雙柔軟的手,她的聲音帶着溫度,融化了他冰涼的心,暖意瞬間從心頭蔓延至全身。
劉琛怔愣了片刻,轉過來抱着她,看着小丫頭眼圈紅紅的,有些奇怪,
“怎麼了?”
周芸芸搖頭,咬着脣瓣不說話,她看不得小叔叔蕭瑟的背影,總覺得他這些年肯定過得很苦,
“明天我去彈一牀厚實點的棉被給你,等要離開的時候,正好可以帶着。”
不止有棉被,還有棉衣,棉褲,棉背心。
他們家劉工值得這世界上所有好的東西。
遼省冬天那麼冷,可得好好準備。
劉琛不知道她突如其來的情緒是從哪裏來的,不過聽她說要給自己準備東西,心情不錯。
芸芸很好,很好很好。
她心軟嘴壯,心思又好猜,這樣單純的女同志還是別流入婚戀市場了,太不安全。
劉琛抿脣,“我回去所裏的宿舍把之前的被子帶上就好,你不用特意幫我準備,錢要藏好,我離開後,有事就去找李延年。”
想起最近京市裏的形勢,他又不忘叮囑一句,
“晚上最好別出門,最近不太平,離開前我給你做點防身用的武器。”
周芸芸腦袋放在劉琛的手臂上,溫暖讓她睡意朦朧,聽到劉琛交代的話,迷迷糊糊地直點頭。
“好!”
——
接下來幾天,劉琛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跟王天路交接。
等到第三天的時候,他跟無線電廠領導簽訂了錄音功能技術支持的合同。
設計圖的費用會以技術支持的津貼形式發給劉琛,
第一筆錢便直接給了兩千塊。
廠領導很認可劉琛的技術,將錢遞到他手裏的時候,止不住的誇讚,
“劉工,要不是聽說您是二所的,我這裏高低得把您挖過來,工資多少隨您開。”
劉琛笑笑,只當是對方的玩笑話,
本來只是想多留些錢給芸芸傍身的,但現在既然決定不分開,那以後賺錢的機會還會有更多。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只要他想,錢從來不是什麼大問題。
“劉同志幫我們廠子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實在是應該我做東請您吃飯的,但臨時有會,就讓喬工代替我。”
廠長的話倒是真中喬永新的下懷。
“正好中午到了,劉工請吧。”
吃飯的地點約到了國營飯店的二樓包廂,三天前也是這一間。
喬永新闊步進去,劉琛也沒停頓。
關好門,
喬永新的笑容斂了幾分,嘴角還殘留着似有似無的笑,揚起手上的信封,
“劉工,你想知道去處,我已經給你打聽仔細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把我需要的東西帶過來?”
劉琛不着急,坐着給自己倒了一杯水,才慢吞吞的從工程包裏拿出了一份設計稿,
“這是我前不久研究的櫻花國的電飯煲。”
電飯煲的手稿是一年前爲了放鬆一下腦子畫的,當時去友誼商店逛了一圈,想看看國外的技術產物,他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電飯煲。
外形倒是沒什麼難度,主要難點是裏面自動加熱電板,以及斷電裝置。
這個對於他來說不難,畫了兩個晚上就做出來了,順便還研究了一下溫度和時差能帶來的其他效果,想弄一個微電腦那樣的控制面飯,控制溫度,控制斷電時間。
只是工程量有些大,工作太忙,一時間也就沒去完善。
他拿出來的這幅設計是當時的第一版,沒有控制面板,比較機械化。
但在喬永新看來,已經是前沿設計了。
他驚喜的收好手稿,直接將信封給了劉琛,
“這個是用我的關係去查出來的報刊,我跟周進是同學,知道他的行文風格,當時我一看就認出是他寫的。”
信封裏面是剪貼下來的科技報刊,只有一篇,而且還是島省那邊的繁體文字。
劉琛粗略地看了一眼,心登時開始往下沉。
行文風格確實跟周教授一樣,喬永新沒有騙他。
而且這一篇報道當時劉琛是看過其中一個版本的,飯也沒吃,他扭頭便回了二所。
這篇報道的一系列報紙在二所還有留底,說不定能發現更多的蛛絲馬跡。
劉琛的工作證可查閱的文獻範圍很廣,外文報紙也在其中。
果不其然,他在裏面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劉工?你在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