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燕蘅果然被皇上封爲徵北大將軍。
送別燕蘅後,夏小柔被季太后傳進宮裏。
這是她第一次進宮,也是她第一次見到太后和一衆貴婦人。
以前,有燕蘅在的時候,她不必要見外人。
眼下燕蘅前腳剛走,季太后後腳將她宣進宮裏,目的不言而喻。
“邊關戰事吃緊,朝中糧餉又短缺,你們作爲朝中命婦,得爲前線將士分憂。”季太后看向衆人。
一衆命婦們齊齊回答,“太后所言即是。”
季太后的目光又望向夏小柔,“燕王妃有何主意沒有?”
夏小柔心知,這是在給她挖坑。
忽然問她,她要是說不好,將來會成京城人的笑柄。
所以夏小柔只說,“臣婦自小長在村裏,以前沒見過這等世面,恐說不好。還請太后示下。”
其他一衆人,紛紛竊笑起來。
連太監宮女們,也一個個悄悄抿脣偷笑。
季太后心裏哼了一聲,果然是個沒見識的蠢婦。
“罷了,燕王妃回去好好想想,怎麼給邊關將士幫助吧。你是這京中的命婦之首,其他人可都看着你呢。”
一面說她蠢,一面說大家都看着她的言行,可見,這是想讓她出醜的意思。
離開皇宮後,陪她一起進宮的竹韻,給夏小柔出主意,“夏娘子不必擔心,爲前線將士分憂,事情並不難做。”
夏小柔看向竹韻,“你的辦法是?”
![]() |
“咱們府上銀子不缺,王妃拿出一部分銀子買些糧食衣物藥材捐獻到前線就可以了。只要數量大,誰還能說王妃不體諒前線將士?”
夏小柔反問她,“竹韻,若這場戰事持續時間長,太后一直要我體恤邊關戰事,那豈不是要一直拿府裏的銀子買糧食藥材和衣物撫卹邊關了?”
竹韻被問得愣住,她喃喃說道,“夏娘子,這個法子,確實不行。”
“我得另想一個法子,既不能讓我們出太多的錢,也不會被太后拿住畫餅子。”夏小柔眯着眼,開始琢磨辦法。
–
夏小柔並沒有想太久,第二天一早,她就想到了辦法。
她找來竹韻,說着自己的計劃。
竹韻聽得一愣,“可是王妃,那是王爺精心給王妃做的首飾和衣物,怎麼給拿去換錢呢?”
“我不光要換,還要大張旗鼓的換,走吧,咱們去當鋪。另外,你讓天真安排下,找些鑼鼓手跟着我。”夏小柔說。
竹韻聽着夏小柔的安排,又無語又好笑,心說夏小柔還當是在鄉下呢?敲聲鼓就有人聽?
但燕蘅離開時對府里人全都有叮囑,不管夏小柔要做什麼,全都得聽從她的安排。
夏小柔怎麼安排,竹韻就怎麼做。
鑼鼓找到了,鑼鼓手都是府裏的大個子護衛。
夏小柔沒有坐馬車和轎子,而是走着路,帶着鑼鼓手,往當鋪走去。
她的身後,跟着八個擡着籮筐的僕人。
兩人擡一個籮筐,八個人擡着四個籮筐。
筐子裏放着的都是燕蘅和夏小柔大婚時的用品。
有兩人新婚時用的燭臺,有燕蘅挑她蓋頭時的金鑲玉秤桿,有酒壺有兩人的頭飾品,有嫁衣和婚服。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還有花瓶和玉如意。
敲着鑼的護衛背後,則插着一杆旗幟。
旗幟的上面則寫着“燕王府犒勞前方將士募捐”。
敲鑼鼓的人,則一邊走着,一邊敲着,一邊還喊着,“燕王妃體恤奮勇殺敵的邊關將士,願拿出嫁妝大婚用品換用銀子,買糧買衣物買藥材送邊關犒勞將士們。”
過路的行人聽到他們的喊聲,紛紛停步來看。
有人說,“燕王妃只是村婦,沒什麼嫁妝啊,她那些嫁妝還是燕王給的呢。這一捐獻,怕是手頭沒什麼積蓄了吧?”
“我們王妃說,若邊地不保,中原必受牽連,要這嫁妝有何用?”竹韻朝那人說着夏小柔交待的話。
人們聽後,更加覺得夏小柔深明大義。
馬上有人往夏小柔的籮筐裏丟進首飾。
夏小柔擡手,示意跟着的竹韻做記錄,“金釵一支,耳環一雙。”
又有人丟進一只鐲子和一塊布料。
夏小柔同樣讓竹韻做了記錄。
一行人走到當鋪那裏的時候,四只裝得淺淺的籮筐,已經全部裝滿了。
竹韻手裏的小冊子,也寫了厚厚的一本。
當鋪看到如此的陣勢,將東家請了來,親自做着記錄算着當錢。
夏小柔拿着當的五千來兩銀子,馬上來到了米鋪,全部買了糧食。
做好這些,她還將捐了物品和銀錢人的名字,寫在大紅牌子上面,張貼在五處城門口。
一時之間,滿城都知道了夏小柔的舉動。
“我是在村裏長大的,比不了其他高門貴女和朝中命婦,我不懂家國大事,我只能盡此微博之力。”夏小柔讓人將她的這番話,放出府去。
這下子,全城人更沸騰了。
被大家都嘲笑爲村婦人燕王妃,都拿出了自己的嫁妝撫卹將士,過路人也紛紛捐獻物品,自認高門貴婦貴女的其他朝臣家眷們,卻沒有捐一文錢。
這些府上的家僕到街上買菜買米買一切物品或是走路竄個門辦個事時,總會被過路人問一問,“你們府上的夫人小姐們捐了多少錢物?”
僕人們被攔着問得多了,擔心事情會傳得越發不可收拾。
紛紛向自己的主子彙報。
京城的高門女眷們,心裏怪着夏小柔多事,自己想出風頭別帶上她們呀。
可她們一是怕被夏小柔比下了,會被太后問,二是怕夏小柔將來的呼聲比她們都高,讓他們服從一個村婦,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害怕自己家是落後不捐的一人,城中的高門女眷們,紛紛拿出自己私藏的銀子交給燕王府的夏小柔。
夏小柔也不含糊,做下記錄來,命人將捐了錢物的名字寫到大字招牌上。
某某侯夫人發現昔日的死對頭夫人居然捐了一千兩,她也不甘示弱,捐了一千一百兩,還要夏小柔將自己的名字寫在對手的後面去。
夏小柔要的便是這個結果,爽忙同意了。
又三天時間後,夏小柔已經募捐到了十二萬二千五百二十三兩五錢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