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宛在宮裏長到十歲才回了錦州。
宮裏勾心鬥角的戲碼看多了,算是名師出高徒。
秦姝一句“不是巧”,周宛立時就反應過來。
秦姝投靠晉王,但晉王不可能對她全然信任。
他知道秦姝進京,作爲寧王一派的長公主一定不會坐視不理。
秦姝能在長公主手下活下來,他才會考慮以後繼續合作的可能。
若死在長公主手中,晉王正好借萬壽節獻糧這個機會,狠狠敲長公主一槓子。
沒了長公主和她背後的勢力支持寧王,在皇位爭奪戰中,寧王再不是晉王的對手!
周宛或許不知道晉王爲什麼要將秦姝放到長公主的利爪下,去做生死冒險,秦姝心裏卻清楚得很。
在晉王藩府的那天早上,秦姝的那句“殿下所求”,觸到了晉王的逆鱗。
試問哪個皇子不想爭皇位?
但看破不說破。
說破了,一旦被藩府皇上的密探聽了去,晉王的下場,可想而知。
這次的事,算是晉王給秦姝的一次小小的教訓。
秦姝輕輕吁了口氣,道:“我們的店鋪,或許可以開了。”
長公主那裏,應該不會再爲難她。
今日之事,消息一定會在最快的時間內送到晉王手中。
過些日子,晉王妃的帖子若能送過來,就證明秦姝得到了晉王的認可。
那句“悖逆之言”的錯,也算是過去了。
從此以後,秦姝定然會將“謹言慎行”四個字刻在腦門子上,一刻都不敢忘!
從長公主府回來之後,隔了三天,到第四天午後,晉王府的人就將晉王妃請秦姝過府做客的帖子,送到了秦家鋪子這邊。
見過晉王妃,秦姝就開始忙着店鋪開業事宜。
中秋節過後,便是大周最重大的盛典——萬壽節。
晉王周旻也終於在萬壽節前兩日趕回了京城。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八月二十六日萬壽節。
秦姝身在京城,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萬壽節的隆重。
大街小巷都披紅掛綵,連街邊小販都破天荒的簪了花。
各個城門外還搭建了粥棚,也讓城裏城外的貧苦百姓“沐浴皇恩”。
這天,秦姝正在店中忙碌,突然有禁軍和小黃門騎着馬,朝店鋪方向跑了過來。
那小黃門一下馬,迅速跑入店中,大聲問道:“哪個是秦姝?”
秦姝心裏一跳,連忙上前一步,屈膝一禮道:“民女便是秦姝。”
小黃門道:“皇上有旨,着,秦姝清元殿覲見!”
青桑一聽,頓時慌了神。
秦姝連忙按住她的手臂,安撫道:“今日皇上萬壽節,我一介商賈之女,能夠得見天顏,可是天大的福分。”
她讓青桑守着店,自己帶着青竹回到後院,迅速梳洗整理一番,換了一身衣裳,登上宮中派來的馬車。
馬車很快載着秦姝到了宮門。
一進宮門,就聽到一聲接一聲的唱喏響起,“着,錦州秦景元之女,秦姝覲見!”
這一天,秦姝已經盼了很久很久。
終於到來了!
她閉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氣,努力穩住心神,緩步邁入大殿。
足下是平滑乾淨、光可鑑人的玉磚,眼角餘光裏,兩邊是身着朝服的朝廷大臣。
她微微低着頭,走至大殿居中,在司禮太監的指點下,行了大禮,稱道:“錦州秦景元之女秦姝,參見吾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個渾厚的男子聲音自大殿上方傳來,“你就是新糧試種者,秦姝?”
秦姝連忙回道:“回陛下,正是民女。”
皇上“嗯”了聲,道:“起來說話。”
秦姝再次謝了恩,站起身時飛快擡頭看了一眼,又迅速低下頭。
這一眼,她看到前面還站着幾個人,其中一個是晉王,身後側一侍衛打扮的男子捧着一只托盤,托盤裏放着的,正是甘薯、玉米和土豆。
皇上問道:“纖纖弱質,竟也不輸男兒之志。秦氏,爲何會想到試種新糧?”
秦姝道:“回陛下,新糧試種,爲民女父親受人之託,亦是生前所願。”
皇上好奇,“哦?此話怎講?”
“民女父親生前,行商各地,常給民女講天下見聞。曾經說過,晉地多山少水,良田稀少、百姓時常鬧饑荒,多數時候要依靠朝廷賑濟。”
“民女父親,受人之託,許諾行商在外時,幫助尋找適應山地種植的糧食。所幸在一海外小島之上,找到這幾種糧食。”
“只是民女父親未曾試種,便遭不測。民女爲圓父願,便在自家莊子上,試種父親帶回的糧種。”
皇上似是自言自語道:“受人所託?”
秦姝連忙應是。
皇上輕笑一聲道:“受誰之託?”
![]() |
秦姝默了片刻,道:“這,民女父親曾說過,是個好人。”
皇上忍不住哈哈大笑,問道:“好人?”
秦姝故作不懂,回道:“回皇上,讓百姓吃飽肚子不捱餓,難道不是好人嗎?”
她想了想,又說道:“可民女覺得,最大的好人,應該是皇上。”
皇上笑着“哦?”了聲。
“皇上至聖至明,這天下才能吏治清明,百姓也才得以安居樂業。如此說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應該是多虧了大周有位好皇帝。”
秦姝微微地笑,“所以,皇上才是天下第一大好人。”
皇上一聽,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衆朝臣也七嘴八舌地湊着趣,說着吉祥話。
皇上笑過了,才說道:“你試種新糧,乃大功一件,理當重賞。”
秦姝連忙擺了擺手,似是又覺得不對,連忙福身一禮道:“回皇上,這些糧種,是民女父親尋來,民女不過是爲圓父願。”
“民女雖愚鈍,亦知皇上一向以仁孝治天下。民女秉承父志、圓父親生前所願,是爲盡孝。所以,民女不敢貪功。”
可是又不能不賞。
但是怎麼賞、賞什麼,又需要細細斟酌。
新糧推廣種植,功在千秋萬代。
賞得低了,不足以匹配此功業;
賞得過高了,後面呈上新糧的晉王,又該怎麼賞?
就在衆臣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之際,站在最前面的一個老頭出列,回道:“啓奏陛下,老臣以爲,既是秦景元尋回的糧種,理當對秦景元進行追賞,以示告慰。”
追賞是必須的,畢竟新糧試種,秦景元尋回糧種,當居首功。
皇上輕捋鬍鬚微微點頭,還在猶豫不定時,秦姝已經跪了下去,“民女代先父,謝陛下隆恩!”
皇上有些發愣:這閨女,可真夠莽的。
她難道不知道,她爹又沒兒子繼承爵位,賞了也是白賞啊?
不過一個商戶之女,估計也不懂得這些。
這一謝恩,事兒就這麼敲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