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天意

發佈時間: 2025-04-17 09:52:40
A+ A- 關燈 聽書

紀嬰還記得當初搜查廖家時,廖魁對他說過林沐上門徵收的贖稅數額。

今日廖家送來的這十幾輛驢車的東西,是那些贖稅的幾倍之多!

紀嬰心裏又忍不住開始埋怨林沐:要不是他,自己何至於爲了一封不知內容的信,整日惴惴不安、心神不定?

廖家不過就是一介書生,又被流放至此,本就是安分守己的一家人。

林沐自己瞧上了人家廖夫人,上門逼迫不成,反害了性命。

他死活無所謂,卻給自己留下了這麼一堆爛攤子。

當真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虧得他那時對林沐百般信任看重,卻被他這般不計後果、魯莽行事連累至此。

時至今日,廖家一直表現的若無其事,甚至還給他準備了這樣一份厚禮。

紀嬰心裏七上八下、喜憂參半:喜的是廖家看來並沒打算置他於死地,反而有意結交。

憂的是那封信,始終是個雷。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會落下來,將他劈個粉身碎骨。

難不成,還得讓他爲了安撫廖家,主動去向廖家示好?

程副將吆喝着衆人,將驢車上的東西送去庫房,自己則走到紀嬰身邊,目不轉睛看着驢車上的肉菜呵呵地笑,“哎呀你說這廖掌櫃,做事真夠大氣!咱們這個年吶,可算是不用揪着鬍子犯愁嘍。”

紀嬰也忍不住笑了笑:可不是嘛。他也沒想到,廖夫人居然會不計前嫌,送了這麼多東西過來。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像他們這種邊城駐軍,除了年節和戰時,朝廷會有糧草撥下來,平日裏的糧草都得靠自己種。

地是一樣的地,收成也是一樣的收成。

老百姓家都有青黃不接的時候,更何況那些飯量一個可以頂仨的兵卒子們。

上次他去烏索要糧就跑了個空,直到現在朝廷的糧草也沒撥下來。

說實話,這些糧再晚幾日到,軍營的將士們就得餓肚子了。

讓手下的將士們捱餓,也是他這個遊擊將軍無能。

廖夫人此舉,確實爲他解了燃眉之急。

尤其這些東西,還是用烏索縣衙的名義送過來的。

以往羯羚關各州縣,無論多少,每年都會往關城送年禮,這本來就是慣例。

可是縣衙也窮。

不送還說不過去。

廖華裳這批年貨,用烏索縣衙的名義送進來,既爲縣衙解決了難題,也全了林騁的顏面,紀嬰還沒法拒絕,又不得不承廖華裳這份人情,且不必爲此承擔“收受賄賂”的風險。

單是這份思慮周全,就令人佩服!

紀嬰想了想,讓程副將盯着卸貨,自己則騎馬回了遊擊將軍府。

聶夫人正在清點廖華裳送來的禮品。

除了雞鴨魚豬羊肉,還有一簍蘋果、一簍柑橘,並兩罐醬菜、兩攢盒各色點心、兩罐牛乳粉,以及兩匹錦緞和魚翅、赤芝、鹿角和人蔘等各類補品。

聶夫人最後將那一千兩銀票放在案几上,輕輕點了點,“還有這個。”

紀嬰點點頭,坐在短榻上,輕輕嘆了口氣。

聶夫人見狀,打發了室內服侍的丫頭,坐在他另一側,輕聲問道:“老爺還在憂心林沐的事?”

紀嬰長嘆一聲道:“總覺得心中不安啊。”

聶夫人伸長了脖子看了看緊閉的房門,壓低了聲音道:“妾身倒是以爲,那林沐沒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紀嬰下意識看了聶夫人一眼。

聶夫人接着說道:“老爺想想看,林沐失蹤,未見屍體,一年之內則無需定案並上報朝廷。他做過的事,若無人提及,旁人如何知道?”

“老爺之前因爲林沐與廖家起衝突,可廖家如今不止收了兩個哥兒爲學生,此次還送了這樣一份大禮。時至今日,老爺難道還看不清,廖家人的態度?”

“人家都胸懷坦蕩不計前嫌了,老爺又何必因爲之前的那點衝突耿耿於懷?”

紀嬰沉銀不語。

聶夫人看了看他,突然說道:“夫君雖未曾言明,妾身卻是知道,若非林沐失蹤事關重大,夫君不至於憂心至此。”

她伸手在茶水裏蘸了蘸,在案几上寫了個“二”,又迅速抹去,“夫君想險中求貴,卻忘了禍福相依。”

“妾身以爲,林沐失蹤,與其說他是自作孽,不如說是天意。”

一句“天意”,頓時讓紀嬰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輕聲問道:“你都知道些什麼?”

聶夫人輕輕撫了撫鬢角,“前兩日妾身孃家剛來了信,信中提到陛下病重不朝,卻遲遲沒有冊立太子。”

“二皇子代監國之職,本就離那個位置只有一步之遙,爲何還要多此一舉,暗中招攬邊關將士?”

紀嬰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來回急急踱了幾步。

朝中動向不明,所有朝臣皆人心惶惶、搖擺不定。對皇位人選,既怕站晚了,又怕站錯了。

二皇子有意招攬,若沒有林沐這件事,紀嬰是一定會答應的。

從龍之功,可一步登天!

從表面上看,二皇子本是勝券在握。

可就在前些時日,謝翊突然從烏索消失,無極宗的方煒也一塊離開了烏索。

若是皇上此次成功脫險,傅家就是皇上第一個清算的對象。

二皇子……

紀嬰面沉如水,額頭冷汗滾滾而下:那封信要是沒有丟,他順手給二皇子回了信,那他就是妥妥的二皇子黨。

先不說誤殺監軍之事,單是與當朝皇子私下勾連這一條罪名,就足夠把他的腦袋砍十個來回!

如今看來,林沐失蹤的好啊!

若林沐失蹤果真是天意,希望老天這次,還能站在他這一邊。

紀嬰長長吐出一口氣,吩咐聶氏,“禮尚往來,廖夫人給咱們送了禮,你也看着回一份。”

“還有溫夫人,你一塊遞張拜帖。年後便帶着璟兒和旻兒,讓他們倆去給廖夫子拜年,順便問問程副將他們兒子入學的事。”

只他一人的孩子在廖氏辦的義學讀書,會有結交佞黨之嫌。所有人的孩子都去,別人總該沒話說了吧?

聶夫人連忙高高興興答應下來。

隔日廖華裳便收到了聶夫人的回禮和拜帖。

她正在翻看禮單時,夏蟬卻突然跑了進來,“小姐,鶴州尹家來人了。”

廖華裳愣了愣,才想起這“鶴州尹家”,是大嫂尹氏的孃家。

算算日子,大哥寫回去的那封信,這個時候應該還沒有送到鶴州。

且眼下已至年關,尹家怎麼這個時候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