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tt-title“>第316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宋保全被趕出清心殿的消息傳到寧坤宮時,惠貴妃正坐在妝鏡前精心打扮。
皇上跟她說,今晚會來寧坤宮用膳。
她回來之後,就吩咐宮人將裏裏外外都重新佈置了一遍。
然後沐浴更衣。
牛乳泡過的肌膚光滑細嫩、瑩白如玉。銅鏡裏的臉,美得令人眩目。
惠貴妃珍惜地摸過自己的臉,脣角微勾,露出一個自得的笑容。
身後宮女正拿着牛角梳,輕輕梳理她墨緞般的長髮。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過後,門外有人急匆匆跑了進來,“娘娘……”
惠貴妃微微笑着,輕輕按着自己的眼角,讓妝花更服帖,“是皇上往這邊來了嗎?”
今兒來得倒是早。
那宮女喘着氣,小心翼翼回道:“不是的,娘娘,皇上去了景福宮。”
景福宮,是雲妃廖雲依住的宮殿。
惠貴妃一愣,猛然轉頭。
身後梳頭宮女沒防備,揪掉了兩根頭髮。
惠貴妃噝得倒吸一口冷氣,起身回頭“啪”的一聲,狠狠甩了宮女一巴掌,“混賬東西!你這是想痛死本宮嗎?!”
梳頭宮女撲通一聲跪了下去,連聲呼道:“奴婢知錯,奴婢知錯……”
惠貴妃氣得頭暈,拾起妝臺上的胭脂罐就砸了下去,“來人,將她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梳頭宮女慘呼一聲,“娘娘饒命……”
“娘娘且慢。”
一直站在惠貴妃身邊的掌事宮女攔住衝上來的太監,朝惠貴妃使了個眼色,“娘娘還是先讓人去打探一下,到底發生了何事。”
皇上寵愛惠貴妃,更看重惠貴妃身後的勢力。
從入宮到現在,哪怕別的妃嬪再得寵,始終越不過貴妃娘娘。
這還是皇上頭一回對娘娘食言。
這個時候,再鬧出杖責宮女之事,惠貴妃這是嫌自己得寵時日太長了嗎?
惠貴妃發熱的大腦瞬間清明,“去問問。”
結果人不等出殿門,另一個太監又跑了進來,“回稟娘娘,皇上身邊的宋總管,不知緣何被杖責二十,趕到浣衣局去了。”
惠貴妃一愣,臉刷的一下白了。
她今日去清心殿,確實是得知皇上召謝翊進宮,專程過去打探消息的。
![]() |
所以在進偏殿之前,示意宋保全,讓他不要發出聲音,免得擾了皇上議事。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宋保全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一進殿,正好聽到謝翊在向皇上表忠心。
謝侯爺對皇上的忠心,滿朝皆知,何需特意強調?
除非謝翊做錯了事。
或遭到皇上質疑。
爲了聽得更清楚些,她閉上眼睛,凝神細聽,卻不防謝翊突然衝了進來。
惠貴妃用力咬了咬脣:這件事,她其實也在賭。
賭皇上對她有幾分縱容。
摸準了皇上的逆鱗,她後面才好行事。
沒想到,她這一趟非但沒任何收穫,還失去了好不容易才收買的宋保全這顆絕佳棋子。
或者,還有皇上至少在明面上的信任。
不,也不算全無所獲。
這段時日,隨着廖魁父子被罷免圈禁、太子被禁足、紀嬰被關入刑部大牢……
謝翊進出清心殿的次數,着實有些多。
據宮外傳來的消息,前些時日,廖華裳似乎回過京城。
京城誰人不知,謝翊在烏索時,曾與廖華裳住在一起。
兩人關係璦昧,不清不楚。
廖華裳曾救過謝翊一命,謝翊又至今未娶……
謝翊之所以被皇上質疑,應是皇上知曉廖華裳回京、謝翊卻知情不報。
看來,太子一黨,也終於按捺不住了呀。
雖然那日在城門口,沒有在廖記商鋪的馬車上抓到她。想來她一個婦人,沒有旁人幫助,她也走不遠。
如今京城內外、回北關的路上,已經佈滿了關卡與暗哨。
一道道關卡就是一張張網,憑她生出翅膀,也絕不可能活着逃回北關!
廖華裳一死、廖家徹底倒臺,太子失了最重要的倚仗……
惠貴妃慢慢挺直胸膛,脣角微勾,露出一個志得意滿的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誰是螳螂,誰又是黃雀?
誰敢保證,黃雀後面,沒有一只鷹隼在暗中窺視?
這場權力角逐遊戲中,只有笑到最後的那個,才是真正的贏家。
她之前,的確有點太過着急了。
擺好戲臺、坐等好戲開場,才是她現下需要做得事!
*
廖華裳無詔私自入京的傳言,在京城內突然間就傳揚開來。
很快越傳越烈。
甚至連當日廖華裳頭上戴的什麼首飾、穿的什麼衣裳,又經過了哪條街道,都傳得頭頭是道。
最終去向,皆指向宣武侯府。
御案上,彈劾靖國夫人無詔進京的摺子一下子多了起來。
朝堂之上,也因爲這件事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一位姓夏的內閣大臣提議,不如派人快馬前往北關,親自去看一看,靖國夫人到底在不在北關。
吏部邢尚書提出了反對,“回皇上,老臣以爲,靖國夫人奉皇命開辦牧場,有功於社稷百姓。”
“若只是因爲一些不實傳言,就派人前往調查取證,只怕會寒了功臣的心。”
“此事又非同小可,既然有人質疑,就不能不查明,給百官一個交代。”
“臣以爲,不如派信使八百里加急,命司農司少卿田疇與信使一同前往威州,當面查明真相,也算還靖國夫人一個清白。”
田疇是皇上的人,也是皇上放在北關的眼線。
質疑田疇,就等於質疑皇上。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寂靜一片。
當年廖華裳在京城時,因爲廖四小姐落水一事,曾當衆詰問過邢家小姐。
邢夫人還親自去國夫人府道過歉。
後來邢大人又將邢小姐送去寺廟住了小半年。
兩家算是有點小恩怨在裏面。
邢尚書偏袒誰,也不會偏袒廖華裳。
尤其邢尚書的提議,用時最短,也最可信。
很快就得到了衆朝臣的一致認可。
信使當天就騎快馬出了京城。
寧坤宮中。
惠貴妃得知消息之後,捂着嘴笑得眉眼彎彎,“廖華裳啊廖華裳,本宮看你這次,要如何逃出生天。”
朝廷派信使前往北關的消息,相信很快就會傳到廖華裳耳朵裏。
她爲了趕在信使之前回到北關,就得加快進程。
情急之下,必然會暴露行蹤。
一旦暴露行蹤,就一定會被埋伏在半路的刺客絞殺!
到時,朝廷信使到了北關,正好坐實廖華裳不在北關。
至於她去了哪兒……
唉,這誰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