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謠言,準備年貨

發佈時間: 2025-01-13 12:52:02
A+ A- 關燈 聽書

日暮時分,送走了五塊大黃魚,外加一塊羊脂玉的劉十七,終於從稽查隊出來。

雖然得到了自由身,但他今天也受到了幾番毒打,還被打得咳了血。

劉十七有氣無力地走在黑暗的街道上。

心底似有一股戾氣,腦子似乎有人在叫囂着,他想殺了那個踐人,他想動手。

想殺雲嵐是不可能的,但他想到了另一個純真可愛的小姑娘。

劉十七眯着眼睛看着長街昏暗的街燈出神,半晌,他忽然轉過了身,向着城南街道走去。

半個小時後,他艱難地走到一個昏暗的巷子前,隨手從地面撿了一塊落葉,放嘴邊輕輕地吹奏着。

沒多時,小巷裏一個院門忽然打開了,一個小姑娘從屋裏走了出來,滿臉驚喜地走到路口。

“小劉,是你?這麼晚了,你怎麼在這裏?”

劉十七痛苦地捂着胸口咳了兩聲,才低聲說道:“我受了傷,你能不能幫我包紮一下?”

“什麼?你受了傷?怎麼搞的?你等一下,我回家拿點藥。”

“不用,我家裏準備了藥,你跟着我去就成。”

劉十七擺了擺手,小姑娘馬上同意了,上前攙着劉十七離開了小巷。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回來。

經過半個月培訓後,雲嵐與李文博回大隊跟着一起幹活。

相比北方的冬天可以休息,南方雖然陰冷潮溼,不少知青的手都長了凍瘡,但依然要下田幹活,種過冬的作物。

雲嵐與李文博,與其他大隊知青一樣,定期半個月便回農機站交一次報告,開一次關於各大隊冬季農作物的會議。

其他時候都在大隊裏幹活,不過上工所用的時間,卻是少了不少。

秦錚過來的時間說不準,有時半個月,有時候更長,但接下來幾回,並沒留意劉十七有什麼動靜。

雲嵐與他商議上回從韓勇試探出的情報,兩人俱沒有頭緒。

畢竟,斷子絕孫這種事情,雲嵐確認沒有做過,秦錚當然更不會下這種毒手。

他寧願把人幾根肋骨全敲斷了,也不可能做這等陰狠的事情來。

臨近年底,鎮上關於午夜殺人狂的傳聞傳得沸沸揚揚的,塵囂日上。

把鎮上居民與警員弄得十分緊張,街上巡邏民兵也多了起來。

飯店的李麗萍與雲嵐說起關於鎮上的傳聞之時,不禁感到驚訝。

在靠近年關的時候,卻傳出午夜狂魔的傳聞來。

聽說失蹤的全是漂亮少女,有人說失蹤至少七八個,有人說有十五個以上,難怪鎮上居民感到惶惶而不安。

雲嵐聽聽便算了,冬月開了最後一次會議,她回到了大隊。

大隊豬欄養的六頭豬已經可以出欄了,陳村長讓社員趕了四頭豬送去了屠宰場,留下了兩頭長得最肥最壯的公豬,準備大隊分豬肉的。

今年用豆渣餵豬與牛後,城中的榨油廠的油渣慢慢變得供不應求。

秋收後,油渣已經沒有免費,而是用批條和錢,才能弄到了。

不過,摻了油渣與豬草,玉米芯等東西餵豬後,今年大隊的豬普遍都長得肥一點,比往年多長三四十斤。

留在大隊的兩頭野豬估計超過了兩百斤,令整個大隊的社員興高采烈的。

冬月二十八,兩頭大肥豬終於殺了,社員們紛紛圍到了大隊倉庫前,準備分豬肉。

即使兩頭豬有四百斤,雲嵐憑着工分,也只分了兩斤多豬肉。

不過,她花了一點錢,把兩頭豬的豬肚與豬腸全要了。

她打算做腸衣,弄出十幾斤香腸來,再臘上二十斤臘肉,十幾只鳥兒,準備回青陽過年。

在冬月中旬的時候,雲嵐收到了任元勳與劉老太的電報,劉小英在冬月十三的時候,終於生下了兒子,圓滿了有兒子送終的夢。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既然劉小英生了孩子,雲嵐覺得怎麼也應該回去一趟的,便向陳村長請了假。

陳村長批了她足足一個月的長假,從臘月十五至正月十五,正好可以在家裏陪家人過個團圓年。

分了豬肉後,大隊過冬的油菜,小麥,還有其他耐寒的作物已經種了下去。

天氣越來越冷,在臘月初來臨之時,天空終於飄起了雪花。

社員與知青們終於不再下田,只有某些過冬柴火準備不夠的人,會冒着飛雪在山腳下砍柴。

雲嵐偶爾還遇到鍾一桐,牛欄旁那小男孩穿着一雙破草鞋,凍得腳趾頭都長了凍瘡。

雲嵐弄了一些布碎與棉花給劉山梅,讓她幫着做了一大一小兩雙棉鞋,乘着夜色連着幾捆乾柴放到了鍾老頭的草屋前。

還留下了半袋新鮮板栗與幾斤大米。

忙忙碌碌,十幾天後,臘肉香腸臘鳥都弄好了。

又另外用麻袋裝了一袋板栗,半袋乾貨與幾十斤芝麻,幾斤面條,一些空間的出產,一個藤編的箱子裝着臘味。

再用一個揹包揹着幾件換洗的衣服,踏上了回鄉的火車。

同時離開的還有馬芷菁與夏小玖,兩人得知雲嵐請假回鄉後,也纏着陳村長批了她們的假。

……

劉小英自從生了兒子之後,一顆心終於安定下來了。

她有了兒子,這輩子終於可以挺起胸膛說自己也能生兒子,有兒子送終。

雖然她身體不是很好,但這個月子坐得極爲舒心。

任元勳人到中年終於有了孩子,當然把她們母子捧到了掌心。

花了一點錢請了一位老戰友的嫂子幫着做月子,又有云嵐上回寄回的糧食、乾貨,臘肉與芝麻油等物資。

她這個月子吃得比廠裏任何一個家屬都吃得好。

給她坐月子的張嫂子天天說她命好,滿臉羨慕之色。

不過,月子剛坐完,她便讓張嫂子回去,不用過來了。

畢竟,現在只有任元勳一個人上班賺工資。

請一個人幫着煮三頓飯洗嬰兒衣服,就要花上十塊錢,劉小英也捨不得。

窗外雪花飄飄,她躲在屋裏,把門窗關得緊緊的,小火爐上燉着羊骨頭湯,竈上煨着小米飯。

她坐在木製的小牀旁邊,一邊看着孩子,一邊給孩子做衣裳與棉鞋。

這小牀是任元勳一位老戰友給的兒童牀,聽說他家幾個孩子都是在這小牀睡着長大的。

現在孩子大了,小牀用不着了,任元勳的孩子快出生了,便送給了他。

任元勳把小牀搬了回來,弄了幾塊新的木板,把中間的牀板全換了。

四邊加高圍欄,把邊與角打磨了一番,磨得光滑圓溜溜的,保證不會傷着孩子。

劉小英只要每天給孩子餵飽把尿後,便可以把孩子放在牀上,然後做自己的活。

雖然她現在年紀不小,但這個月子坐得好,吃的東西也足夠,相比她年輕時幾回坐月子,還好得多。

而任元勳每天下班後,也會積極地把粗重的活幹了,留給她的俱是比較輕巧的活計。

劉小英對現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滿意,正低頭做着棉衣,忽聽大門被人敲響。

她連忙起身開了門,看到劉老太拄着柺杖顫顫地站在門前,不禁暗吃一驚。

“大娘,大冷的天,你怎麼來了,快進來烤烤火。”

劉小英連忙把劉老太迎了進來,轉身關上了門。

又連忙扶着劉老太坐到了爐子邊上,轉身給她倒蜂蜜水,一邊輕聲說道:“有什麼事讓人遞個話就行,你何苦走這趟。”

劉老太坐在爐子旁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邊從小袋子中掏東西,一邊說道:“今天雪停了,我見外面天氣還好,才過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