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屏住呼吸,不敢看南宮銘臉上的神情。
良久,南宮銘一聲輕笑,似嘲諷,似冷笑。
這一笑讓皇后心裏的心提了起來。
“太子有心了,想必關了這麼久,他也知錯了,既如此,念在他一片孝心的份上,便解了他的禁足吧!”
皇后心下大喜,瞬間喜上眉梢。
“臣妾替太子多謝皇上,以後臣妾一定嚴加管教。”
淑妃臉上的笑容徹底崩裂,氣的咬牙切齒,怕別人看見,只能低垂着頭掩飾着。
南宮銘面無表情的扭過頭,隨即臉上又帶上了淺笑,就像是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般。
皇后獻完賀禮,就是諸位皇子公子了。
誠王不在,南宮景廢了,也就只有南宮肅了。
南宮銘也不指望他能送上什麼好的壽禮,少惹他生氣就行了。
南宮肅拱手作揖,恭賀道:“兒臣祝父皇生辰快樂,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南宮銘故作嚴肅,板着臉道:“你這混小子最近不在京城跑哪裏鬼混去了,天天的不務正業,連朝都不上了。”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南宮肅嘿嘿一笑,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
“父皇又不是不知道,兒臣只喜歡吃喝玩樂,朝政的事情那是一竅不通。”
他這副模樣讓南宮銘心頭火起,氣的話都說不出來。
南宮肅不以爲然,絲毫不在意會不會惹了南宮銘生氣,他拍了拍手,殿外幾個侍衛擡着一個大缸走了進來。
這種缸與尋常的居然有些不一樣,因爲它是透明的,能看見裏面養着的兩條金黃色的大龍魚。
衆人都在稀奇這是什麼東西,因爲它比琉璃還要清楚透明。
南宮肅滿臉得意,他介紹道:“這是我從一個遊離諸國的販子手裏買來的,和製作琉璃差不多,只不過這種用料更加珍貴。”
這種東西不算是稀奇,用琉璃也能做到,稀奇就稀奇在從未有人想過製成魚缸,現在四面都能清晰的看見裏面的魚兒在遊動。
從前只能從水面觀望,這樣一看,倒是有意思多了。
南宮銘盯着看了許久,忽而大笑了起來,他誇讚道:
“不錯不錯,你這混小子稀奇古怪的點子倒是多,正經事那是一樣不做。”
邊說着手還指了指他,無奈的搖着頭。
眼見着太子用孝心感動了皇上,肅王又用這種稀奇的法子討了他開心。
淑妃徹底坐不住了,誠王不在,要是被他們乘機奪去了寵愛可怎麼好。
於是她故作遺憾道:“誠兒不在,否則他也一定會皇上準備一份用心的壽禮。”
南宮銘也想到了遠在南方的兒子,心裏顧念着他的辛苦,便道:“他體恤百姓,爲國分憂,爲朕分憂,便是最好的壽禮。”
淑妃這下徹底放心了,只要皇上記得誠兒的好,她就安心了。
心裏得意,可臉上卻滿是謙卑。
“這是他應該做的,臣妾就怕他做的不夠好,不如太子和肅王優秀。”
明知太子犯錯禁足,肅王不成器,可淑妃還是這樣說了,這不是明晃晃的在炫耀嗎?
淑妃心裏確實是得意,得意自己兒子的成器又省心。
南宮銘又怎麼會聽不出她話裏的意思。
他又不是聾子瞎子,這淑妃日益囂張的氣焰,他全部都瞭然於心。
沒人接淑妃的話,南宮銘也不搭理她,而是直接吩咐。
“馬泰來,將這魚缸擡到養心殿去,讓人好生看顧着。”
馬泰來恭敬應下:“是皇上,奴才這就去安排。”
皇子們送完賀禮就輪到了幾位公主了。
後宮妃嬪是沒什麼資格的,因爲她們也不過是妾室罷了,若在尋常人家,妾室都是不能參加宴會的。
公主們無非就是字畫刺繡之類的。
百壽圖,賀壽畫等等,總的來說是沒什麼新意的。
不過這也能理解,她們不像皇子王爺能外出,所見所聞都拘束於宮中罷了。
公主們都獻完了壽禮,衆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蘇錦歌身上。
蘇錦歌自然早有準備,她淡然自若的起身,先是緩緩說出了賀詞。
“臣女恭祝皇上萬壽無疆,心想事成,萬事順意。”
南宮銘滿意的點了點頭,眼裏多了絲期待。
蘇錦歌可是神醫,他不指望得到什麼珍貴的東西,只希望她給的賀禮是什麼延年益壽的物品。
當然,不止他是這樣想的,衆人也都是這麼期待的。
“臣女獻給皇上的是一本精心製作的食譜,根據皇上的身體和四季氣候,天氣的變化而製成的,長久堅持對皇上龍體絕對有益,不說延綿益壽,至少能增強體魄。”
![]() |
南宮銘當然滿意,忍不住誇讚道:“錦繡公主當真是有心了,這個賀禮朕很喜歡。”
皇子公主們獻完壽禮表完孝心,接着就是歌舞表演了。
樂器聲響起,悅耳動聽。
一衆舞姬扭着柔軟無骨的細腰蓮步款款入了大殿。
她們隨着樂聲翩翩起舞,大殿的氣氛瞬間活躍了起來。
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好一派其樂融融。
蘇錦歌無聊的把玩着手裏的酒杯,雖然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宮裏的萬壽節,可卻真心覺得沒意思。
在她看來,這就是一羣朝臣拍着皇上的馬屁,接着又看着他的孝子賢孫們如何孝順如何用心。
南方百姓水深火熱,可京城卻歌舞昇平。
其實她是沒見過往日裏的萬壽節是如何的隆重,這已經是夠從簡的了。
只不過是辦了一場宮宴,宮中到處都沒裝扮,連去街上游街都給免了。
一場歌舞結束,殿外又傳來太監尖細的嗓音高呼——
“太后娘娘駕到~”
太后身穿金色鳳袍,頭戴鳳冠,寫滿了歲月滄桑的臉上是和煦的笑容。
福安攙扶着她的手腕,主僕緩緩往高臺而去。
所有人已經起身迎接這個元國最尊貴的女人。
待她走上高臺,衆人這才跪下。
“給太后娘娘請安,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衆大人不必多禮,快平身吧。”
萬壽節這日,宮裏依舊要設立祭壇祈禱平安順遂。
如今太后來了,也就差不多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