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可能恢復高考,試點建大棚

發佈時間: 2025-01-13 13:00:49
A+ A- 關燈 聽書

“可以呀,我沒意見,我海鮮多,泡一個海蔘弄個蔥燒海蔘,怎麼樣?”

“好,我跟她們說,看看她們準備什麼?”

杜雲汐興沖沖地出去了,馬芷菁與夏小玖一聽,也出門準備。

夏小玖買了一只五六斤的母雞,馬芷菁與王柏青騎着車進了城,弄了一塊四五斤的五花肉回來。

第一回分這麼多錢,所有人都大方了幾分。

晚餐果然豐盛,五個女知青合夥,蔥燒海蔘,母雞竹蓀鮮菌湯,口水雞,醬方肉,蒸臘肉香腸,拍小黃瓜,拌木耳等,足足弄了八菜一湯。

知青院子的香味飄得老遠,當然,大隊其他家庭,大部分當天都加了菜,燉了雞或買了肉,一時整個大隊上空都飄散着肉香味。

五個女知青湊到一起,夏小玖還拿出了一瓶酒,帶着一絲絲醉意問道:“雲嵐,你和秦錚好事應該近了吧?什麼時候離開大隊?”

“離開大隊?應該沒那麼快,孫指導員說給我申請技術員助理,我估計至少幹上一年才能轉正。”

夏小玖瞪着她:“你說啥?你還想着進城當技術員?你不跟着秦錚回城?”

雲嵐不解地看着她:“當技術員不一樣屬於城裏工人?有工資,不過,我屬於編外,工資不高,主要靠大隊,過幾天準備建大棚!”

陳村長私下答應她,城裏編外的工資只有幾塊,不高,在大隊一樣計工分,像往年一樣分糧分錢。

等於雙份工資,有什麼不好的?

“你還打算在這裏繼續待下去?”夏小玖已經不知怎麼形容自己的心酸。

她恨不得馬上回城,雲嵐竟然還打算在大隊裏待着。

“是不是他媽不同意?我看他媽挺好的?”

她看了看雲嵐身上穿的棉衣,看布料款式,一看便知是大城市的新款。

雲嵐原來的衣裳不怎麼講究,自從秦錚的親媽來了大隊一趟之後,隔三岔五寄東西過來,雲嵐身上的衣服款式質量是肉眼可見的提升。

不僅布料比原來質量好,顏然漂亮,款式也漂亮得多。

好吃的漂亮的不停往鄉下送,沒道理看不上的。

當然,她也想不到,這裏大部分是雲嵐自己的私人珍藏,終於有取出用上的名目。

雲嵐聞言只是淡淡一笑:“前段時間秦錚問了我,說京城中郵政有一個空缺,他媽問我有沒興趣,有興趣就活動一下,但我想想,還是歡喜種田。”

“天,我都服了你,這麼好的工作你也不要?還喜歡種田,你不要給我呀!”

杜雲汐與劉山梅面面相覷,不過,她們覺得,雲嵐說喜歡種田,不是假話。

就算後院那點青菜,她獨自種的,也比大隊種田最好的老把式種得好。

雲嵐不禁呵呵一笑:“兩千塊錢,你要不要?你能掏出來,我寫信請她幫個忙。”

夏小玖頓時不敢作聲。

雲嵐搖搖頭:“我憑自己的能耐升技術員,不用花錢,也不用欠人情,有什麼不好?”

“至於回城?”

她看了兩人一眼,兩年下來,這兩人還是儘量對她示好,也沒對她使什麼絆子。

雲嵐壓低了聲音:“秦阿姨跟我說,京中有學者向上面提議,國家建設需要人才,建議重開高考。”

“什麼?這消息真的?”

馬芷菁與夏小玖頓時呼吸也急促了幾分,急急地問道:“你說的是真的?”

“秦阿姨說的,她讓我多複習一下高中課文,可能明年,也許後年,反正,她覺得一兩年內應該有結果,不過,都是猜測,你們相信,就複習,不相信,就當沒聽過。”

馬芷菁與夏小玖不禁看了對方一眼,俱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認真。

不管這消息是真是假,早作準備總沒錯。

秦家都讓雲嵐複習了,她們看看書也沒什麼損失的。

馬芷菁給雲嵐斟了一杯酒:“雲嵐,不管真假,你今天願意告訴我們這個消息,我感激你,敬你一杯。”

“我也敬你一杯,雖然你有時挺冷情的,但說實話,我對你還挺佩服的,能讓整個大隊心服口服,知青中大概也只有你了。”

杜雲汐與劉山梅紛紛舉起了酒杯:“敬阿嵐,一起幹了。”

雲嵐爽快地跟她們幹了一杯,又小聲道:“你們知道這消息就好了,告訴隔壁幾個也無妨,不過,讓他們儘量不傳到外面去。”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男知青很快也收到了消息,李文博與林遠航還特意過來問下究竟,雲嵐藉口上回收到的消息,讓他們不要外傳。

林遠航與李文博感激地應了一聲,幾個人紛紛進城準備高中初中的課文,提前開始複習課文。

雲嵐早幾個月前開始複習,她的接受能力不錯,幾個月下來,感覺那些知識掌握得差不多。

所以,秋收與分糧後,大隊建大棚也落實了,大隊所有人一片歡呼之聲。

冬季建保溫大棚,打破季節與環境的限制,種植出更多蔬菜,保證春節前後的蔬菜供應。

這個供應蔬菜,除了大隊自己的餐桌上可以多一些蔬菜之外,供應城裏,也像稻田魚一樣,少部分交公,大部分給村民賺錢的。

沒多久,農機站派了兩名技術員下鄉,與雲嵐一道,綜合採光,土壤,水分,風向等多方向因素。

選擇西山山腳下那片地勢平整的黑土地,打算建一個大約四畝的竹木大棚。

五南倚山傍水,山上便有竹子與樹木。

陳村長安排了二十名社員,上山砍伐粗大的竹子與筆直,大小均勻的木頭,在技術員與雲嵐的指導下,把四畝大棚分成了六個片區。

分別種植小黃瓜,青紅椒,西紅柿,韭菜,小蔥香菜菠菜等幾種耐寒高產的蔬菜。

花了半個月時間,建好了六個高若兩米的薄膜保溫棚子,然後挑選了十二個能幹的中年婦人一起種植。

雲嵐帶着幾個大嫂天天守在大棚裏,收集大隊雞糞配製熱性營養土,又用牛糞腐熟後作透氣性糞肥,拌細土,保證土壤有充足的基肥。

育苗,播種,移栽,並按雲嵐的要求,每天監測大棚內溫度,記錄數據,瞭解病蟲害情況。

不到一個星期,蔬菜種子紛紛順利出苗,半個月後,幾個大嫂又開始給黃瓜棚整枝搭架,在小黃瓜卷鬚時進行引蔓生長。

陳村長與一衆社員十分關切大棚的情況,這不僅僅關係到城中春節前的菜籃子,也關係到整個大隊的錢袋子。

稻田魚給大隊一年增加了兩三萬斤魚,聽說附近幾個大隊才收三四千斤稻田魚呢!

他們有小云知青這個天生的福星,不多種一點怎麼行?

雖然指派了十二個人,但其他人忙完了地裏的活,也時不時過來幫忙保溫灌溉等工作。

一個月後,秦錚冒着寒風,穿着一身防風的皮衣,開着韓勇的摩托車,送了兩個木箱風風火火到了大隊。

雲嵐正帶着一羣社員給大棚鋪上防寒草苫,還在每個大棚內燒起了兩個小爐子,保證大棚內早晚對抗低溫。

忽聽棚外有人大叫:“小云知青,秦知青來了,又送了兩個大大的箱子過來。”

一旁的陳大嫂不禁笑道:“小云知青就是有福氣,秦知青不知又送什麼好東西來了。”

雲嵐淡笑不作聲,另一位嫂子輕聲說道:“小云知青,沒多大事,這裏交給我們就好了,你去吧!”

雲嵐把該準備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聞言便笑了笑,跟陳村長交待一聲,才轉身離開了大棚。

知青院子其他人基本回來了。

聽說高考一兩年可能恢復的消息,這些知青們現在對上工不怎麼積極,整天躲在屋裏複習去了。

雲嵐回到後院,秦錚已經把兩個箱子卸了下來,一臉陽光明妹的笑容,看到她情不自禁握住了她的手。

“這天氣還下田?冷不冷?這兩天可能有下雪。”

秦錚摸了一把,發現雲嵐不帶手套,手指還是溫熱的,這才放下了心。

“不冷。”

雲嵐狐疑地搖了搖頭,狐疑看着兩個箱子:“什麼東西?這麼多?”

很快她明白過來,全是石頭,或者說,全是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