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關起門算賬

A+ A- 關燈 聽書

回到家裏的趙氏顧不得吃飯,而是用籃子裝了五十個雞蛋,還有半袋子面粉,就要去顧家道謝。

楊柳勸道:“娘,他們上課呢,你給我吧,我幫你送去。”

她是怕顧廷之說漏了嘴,所以想阻止趙氏。

可趙氏心裏着實感激顧廷之,說什麼都要自己去,還說道謝就是及早去,耽擱一會也沒啥。

楊柳沒辦法了,只得跟着趙氏去了顧家。

顧廷之看趙氏來了,忙迎了出來。

“嬸子來了?可是有事?”說出的話倒是不復往常的清冷,頗有點如沐春風的意味。

趙氏把東西放在了石桌上,“今兒嬸子可得謝謝你,昨兒要不是你,這娘倆可怎麼辦?我家閨女都說了,是你去了,才把桃桃救出來的。”

顧廷之嘴角揚起一抹笑意,意味深長地問道:“哦?她是這麼說的?都是我的功勞?”

趙氏點點頭,“那可不,這還能有假?你是有能耐的人,這回對我家可是大恩了。”

顧廷之神情莫名地盯着楊柳,楊柳給了他一個警告的眼神。

“嬸子不必客氣,桃桃在我這上課,我也是極喜歡她的,自然義不容辭。”顧廷之笑着把這功勞擔了下來,還和趙氏寒暄了起來。

趙氏繼續感激涕零地說道:“我家林子回去常說,先生是有本事的人。嬸子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反正我全家都感激你。”

楊柳低聲勸趙氏,“娘,孩子們還得上課,咱回吧。”

顧廷之倒是沒有一絲不耐,還把趙氏送到了門口。

回去之後,楊柳又接着包餃子,一家三口吃了一個遲來的早飯。

這一早上要忙活的事情可真夠多的,好在和張家的戰鬥算是佔了上風,倒是沒影響心情。

餃子上桌之後,每人倒了一碗豆漿。

“娘,快嚐嚐這餃子,我還放了肉,看香不?”

趙氏笑道:“啥玩意和老豬搭夥能不香,你就是切盆野草拌上肉餡我也能吃幾十個。”

楊柳樂不可支,楊清河則說道:“閨女,你再這麼做好吃的,爹的嘴都吃刁了。”

“爹,咱們快能收蘑菇了,到時候賺了銀子爹想咋花?”楊柳閒來無事,就跟爹孃閒聊了起來。

楊清河道:“咋花?咱家也沒啥花錢的地方啊,還是存起來給林子用。聽說上京趕考可要不少錢呢。”

楊柳點點頭,“是要給林子存點錢,往後萬一在哪做官,也需要錢安家落戶的。”

連顧先生都說楊林是個好苗子,想來是不差的。

楊柳想的比較長遠,最好多攢點錢,總不能讓弟弟做貪官吧。那官場不打點也不行,看來還得想辦法多賺錢。

“娘,今年收蘑菇咱們賺的錢平分,你們賺的給林子留着。我賺的,給這三個小的留着。”

楊柳現在也不指望張家了,就當這三個孩子全是自己的,往後自己就帶着這三個孩子過,也挺好。

趙氏說道:“那哪行,你養三個娃呢,池魚和故淵往後也得去考試吧?還是我們少分點,你多分點。”

楊柳搖搖頭,“娘,幾個小的還小,林子現在可是牟足了勁頭學呢,聽顧先生的意思,過個兩三年,就能開始考了。”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趙氏和楊清河都喜出望外,從前只覺得張家的秀才老爺高不可攀,如今自家也有讀書人了,還有考秀才的希望,讓人只覺得渾身都舒爽。

“我兒子要是考上秀才,我幹活都有勁了。”趙氏眉開眼笑地說道。

楊清河哼了一聲,“兒子都考上秀才了,還幹啥活?”

趙氏不高興地說道:“兒子考上秀才了你就不幹活了?誰養活你?我告訴你,不能給兒子拖後腿。”

楊柳也解釋道:“爹,這考上秀才只是開始,往後的路長着呢。家裏是得多預備些錢,咱家就等着林子光宗耀祖了。”

這話說的楊清河和趙氏都樂得合不攏嘴。

一家三口又商議了好半天收蘑菇的事,第二天一大早,楊柳就去了鎮上,一來要好好感謝李掌櫃,二來要在李掌櫃那支五十兩銀子的定金。

下午的時候,整個遼河鎮就傳開了,河西村楊家收松樹菇,三文錢一斤,只要山上現摘下來的。

一天的功夫,這消息在鎮上的十里八村就傳開了。

尤其是河西村的人,遇到楊清河都要問一句,“清河大哥,收蘑菇是要幹啥?”

楊清河只說要賣給旁人,別的一概不多說。

有憨厚能幹的,家裏商量全家都要上山採蘑菇。

三文錢一斤對於村民來說,已經是很高的價格了。

蘑菇年年都有,頂多自己家採一筐吃個新鮮,可沒變成錢過。如今能賣錢,那還不得把握住機會。

有那心思多的,就開始嘀咕,“清河大哥挺實誠個人,怎麼如今還耍心眼了,有賺錢的主意也不告訴大夥。”

自打消息傳開,楊柳家門前的人就絡繹不絕,幾個孩子也都停了學業回家幫忙。

第一天收蘑菇,趙氏早早的就把院門打開。

“楊嫂子,我這就上山,咱們晚上也收吧?”說話的是賣豆腐的張長喜的媳婦韓氏。

“噯,晚上也收。”趙氏笑着應答。

楊柳此時正給家裏的幾個孩子開會呢。

“這是咱們家第一次創業,你們也得幫着家裏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了。”楊柳對小娃一向是鼓勵爲主。

顧衡忐忑地問道:“楊姑姑,我能做點什麼?”

楊柳說道:“你們別急,我先跟你們解釋解釋咱家的生意。但是你們可不許外傳,傳出去咱家就沒錢賺了。”

幾個孩子連忙點頭,池魚和故淵又認真地囑咐桃桃,“妹妹,家裏的事千萬不能和外人說。”

楊柳一向不拿顧衡當外人,此時也沒避諱,認真地說道:“我會做一種香粉,是拿蘑菇做的。三十斤蘑菇,大概能出一斤粉。一斤粉能賣八兩銀子,我們收蘑菇是三文錢一斤。”

幾個已經讀書的孩子都快速地算了起來,楊林不解地問道:“姐姐,是不是收的價格便宜了?九十文的本錢,就能賣八兩銀子。”

楊柳繼續解釋:“咱們這個價格是公平的,至於賣八兩銀子一斤完全是因爲製作工藝。再說要是收的價格太高了,你們猜村裏人會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