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過冬前的準備

A+ A- 關燈 聽書

北方的秋天來的特別早,剛進八月,早晚就要蓋上一層薄被了。

“娘,這菜都得抓緊曬了。”楊柳一邊洗土豆,一邊對趙氏說道。

趙氏拿着一個大筐,在園子裏摘黃瓜,“今兒把土豆和黃瓜曬完,明兒曬茄子和豆角,趁着太陽好,抓緊幹幾天。”

楊柳把洗好的土豆下鍋煮熟,又開始切黃瓜。

趙氏問道:“那黃瓜那麼整真不能爛?我咋心沒底呢?”

楊柳笑道:“娘,這我都是問好的,你就放心吧。這黃瓜錢曬好了,冬天炒肉吃可好吃了。”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趙氏嘀咕,“啥炒肉能不好吃,只要不爛就行,曬這麼多要是曬壞了可糟蹋了。”

楊柳不理會趙氏的碎碎念,從竈坑裏掏出草木灰,切好的黃瓜就和草木灰拌在了一起。

趙氏看的目瞪口呆,自己閨女平時多幹淨個人,連給孩子喝的水都是燒開的。

怎麼這時候,倒不嫌棄這草灰了。

拌好的黃瓜片被楊柳攤在大簾子上,那簾子是用糜子編的。

爲了讓楊柳曬菜,楊清河現編了十多個大長簾子。

鍋裏的土豆煮好之後,先剝了皮,又切成了片放到簾子上晾曬。

楊柳憑着前世的記憶,把地裏吃不完的菜曬了七七八八。

連姜氏都抽空來幫忙曬,還把自己家的也曬了不少。姜氏如今對楊柳信服的很,趙氏還提出點質疑,姜氏是無條件信任。

楊柳不光曬了菜,還做了一罈子泡菜。

地裏的大頭菜,豇豆角,辣椒,還有胡蘿蔔,紫蘿蔔,芹菜切了整整一盆。

按照記憶中的做法,先煮了一盆清水,八角花椒、白糖和鹽也一併放裏面煮。

又把罈子清洗乾淨,裏面淋上了一圈的白酒。

晾好的泡菜水倒進去,又把控好水分的菜放進去。

加了一點白酒才封上了口。

記憶中酸酸辣辣的味道已經在腦海裏遊走,楊柳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忙碌了十幾天,曬好的菜都收進了家門,園子裏剩下的菜都是留着家裏吃的了。

楊柳又開始琢磨一家老小過冬的棉衣和棉被。

不知爲何,這古代的冬天讓楊柳覺得恐懼,總是想把吃的和用的都搬到家裏,才能有些安全感。

這些日子,楊清河被閨女催促的,已經弄了些柴火回來,不過還是遠遠不夠,一直到落雪之前,都要抽空弄柴火。

楊柳也發現自己有些焦慮了,一家子被自己弄得像是要備戰一樣。

大白菜再有一個月就能醃了,家裏還要買幾個大缸。

“爹,娘,明兒咱們去鎮上買東西吧,我要買幾個大缸回來,咱們還要買些棉花和布,冬天得做點暖和的衣裳。”

一家老小如今晚上都在一起吃飯,早上和中午孩子們在顧家吃,當然是楊柳去做。

“我和你爹啥都不缺,你就買你和娃們的就行了。”趙氏連忙說道,就怕楊柳給他們買東西亂花錢。

楊柳無奈地勸道:“娘,咱們現在也不缺錢。冬天穿的暖和些也不生病,家裏的被子也該重做了。”

楊清河想起往年趙氏還有孩子們凍的縮手縮腳的樣子,大聲說道:“買,缺啥就買。閨女說的對,不生病比啥都強。”

四個孩子躍躍欲試地看着幾個大人,想法不言而喻。

楊柳笑着說道:“你們明兒還得上學,你們說說都想要啥,我給你們買回來。”

桃桃先說:“娘,我想吃花生糖。”

池魚懂事地說道:“我不要啥,娘給弟弟妹妹買吧。”

楊林撇了撇嘴,“我們也不是小娃子,要這要那的,不過是想去看看。”

楊柳笑道:“你們幾個好好讀書,往後還怕沒機會出去?要是不好好讀書,那估計最遠也就是到鎮上逛逛了。”

趙氏看着幾個孩子就樂得合不攏嘴,家裏說興旺就興旺起來了。

如今錢也不缺,孩子們還知道讀書習武。

就是過的越好,她越發愁。

自家閨女這麼能幹,怎麼就攤上了這事。

要是張大有還活着,一大家子該多好。

看着楊柳沒心沒肺的笑容,趙氏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

楊柳滿心歡喜要帶爹孃去逛街,晚上一直在琢磨買點什麼,睡夢中都帶着絲絲笑意。

次日,略帶些寒氣的清晨,院子門一打開,雞鴨涌了出去。

楊清河牽着牛已經回來了,楊柳趕着鴨子往河邊去。

“爹,咱們吃完早飯就去。”

“噯,知道了,先把家裏的事料理好。”

吃過早飯,桃桃被哥哥們帶到了顧家,小丫頭可憐兮兮地抱住楊柳的腿,“娘,你早點回來。”

“等你下課,娘就回來了,你在顧叔那聽話。”

看着孩子們進了顧家,楊柳也帶着楊清河和趙氏往鎮上走去。

道路兩邊的楊樹已經泛黃,隱隱透着有些蕭瑟。

路邊的水田地裏,已經接近成熟的稻穗,又讓人心生歡喜。

楊清河和趙氏一路對着田地指指點點,臉上都是豐收的喜悅。

“爹,今年交稅都交苞米吧,大米咱們留着自家吃。”

對黑莽原的百姓來說,糧食很多時候就是過路的錢財,只能看,不能吃。

大部分都用來交稅了,很多人家甚至一點大米都不留,常年的吃玉米面。

楊清河爽快地說道:“好,大米留着,娃們也都願意吃大米飯。

等打完稻子,再給顧先生送去二百斤大米,他帶着孩子不容易。”

楊柳也點點頭,“娘,今兒咱們多買些布料,娘幫顧先生和顧衡也做身棉衣。”

趙氏也爽快地應了。

鄉下人雖然日子窮苦,可大部分人都知恩圖報。趙氏心裏也感激顧廷之教孩子們讀書,所以絲毫不覺得這事有啥不對。

這次一家三口是純純的逛街消費來了。

楊柳帶了不少銀子,打算今兒過一過逛街的癮。

先去買了五只大缸,店家答應等她們買完東西一起幫忙用牛車送回去。

幾人到鎮上的時候,街道上已經熱鬧非凡。

挑着擔子的小商販,帶着孩子的小媳婦,還有帶着農家菜販賣的老大爺。

一家三口在人羣中穿梭,雖身處喧囂,心又格外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