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番外三:帝后

A+ A- 關燈 聽書

自打永寧郡主離京後,隔幾個月便會往京都送些信件,其中必定有遞呈給皇后的,是爲彙報巡查各地醫館之事。

在京都的女子醫塾有了起色,容晚玉便想趁着此番巡查的機會,挑選合適的州府,在各州開設新的女子醫塾。

畢竟女子外出不易,若能讓女子醫塾像官辦醫館一樣各州開花,才能更好的惠及澧朝女子。

皇后是國母,本就有母儀天下之責,又是幫容晚玉牽頭創辦醫塾之人,所以往上呈報的公文,容晚玉都是讓人遞給皇后。

每每收到信件,皇后就會以此爲由邀皇帝到坤寧宮用膳,再將信上的內容說給他聽。

不僅是公文相關,還有些路見趣聞,永寧郡主的着墨生動,皇后只是照本宣科,也能讓皇帝聽得津津有味。

“身爲天子,卻無緣親自踏足各州,實乃一大憾事。”姜詢聽完信的內容,猶覺不足,還要拿來再看上幾遍。

順帶,還要抱怨一聲自己的首輔,“晏相遞回來的就是摺子,多一個字都欠奉,實在無趣。”

皇后聞言不經莞爾,見姜詢今日胃口不錯,又給他添了一碗湯,體貼地放到他的手邊。

“晏相奉命暗訪各州,公務繁重,想來是難分出多餘的心思。”

對於遲不歸,姜詢再瞭解不過,對皇后的話不敢苟同,“也就是他,把公差當踏青。要不是暗訪揪出了不少蠹蟲,等他回來朕定要數落他一番。”

這話皇后沒有接,而是不動聲色地將話題引到了後宮瑣事上,姜詢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沒再提起遲不歸和容晚玉這對逍遙在外的眷侶。

帝后成一年有餘,已經培養出了十足的默契。

就算皇后聽出了姜詢話中的拈酸,也只當充耳不聞,貼心地岔開話題,不讓氣氛變得尷尬。

而姜詢無論心中到底還有沒有餘情未了,至少他能在皇后大度的暗示下掩蓋妥帖,漸漸地,兩人倒是有了些相敬如賓的意味。

對於眼下這般夫妻情誼,皇后已經知足,但太后卻不甚滿意,等她來請安時,少不了明裏暗裏的敲打。

“自選秀,已過了一年多了。你是中宮,該以皇嗣爲重,旁的事都不要緊,早日給皇帝開枝散葉才是正道。”

對於這個並非自己第一選擇的兒媳,太后倒沒有太過苛責,反而時常召皇后說話。

面對太后不止一次的催生,皇后總會面露真誠而歉意的神情,面色微紅垂下頭去,似乎很是自愧。

但離開壽康宮後,她卻對這件事絲毫不見着急,在聽聞哪一位妃嬪有孕時,也只是淡淡。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按規矩讓內務府準備賞賜送去給有孕的妃嬪,又讓人去稟告皇帝,自己依舊穩坐中宮。

就連向來沉得住氣的平月,都忍不住問她,“娘娘,您就不擔心王貴人誕下長子嗎?”

皇后聞言,只是笑了笑,“後宮衆人皆是妙齡,懷得上是運氣,保得住才是本事。”

對於殘害別人的孩子以給自己的未來的孩子鋪路這種手段,皇后是看不上眼的,但後宮妃嬪衆多,總有人心有不甘。

她們會因爲看輕皇后家世不顯聯手來給皇后找麻煩,自然也會因爲一人有孕而掉轉矛頭,情義不復。

到了晚間,皇帝還特地來了坤寧宮一趟,對於王貴人他沒什麼印象,但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依舊有着初爲人父的期待和緊張。

叮囑了皇后要盡力護好王貴人這一胎後,皇帝忽然嘆了一口氣,“可惜先有孕的是她,若是皇后你更好。”

皇帝自己是經歷過手足相殘的,所以他繼承皇位後,便有過打算,要從小好好培養和皇后所生的嫡子。

只有皇帝對太子全力培養支持,才不會讓其他皇子生出奪位之心,也不會讓太子像如今身在護國寺的皇兄那般,患得患失,行差踏錯。

對於皇帝的期許,皇后倒是有些意外,難得露出了錯愕的神情。

落在姜詢眼裏,只覺得有些無奈和好笑,睨了一眼皇后,“你是中宮,你同朕的孩子才是國本,難道你覺得朕會不想同你有自己的皇子嗎?”

皇后聞言立刻俯身請罪,又被姜詢伸手扶住,“行了,只是隨口一句話,朕沒怪你什麼。這種事要看緣分,急不得。”

姜詢離開後,皇后在宮裏獨坐發呆良久。

宮妃私自避孕是大忌,但不用藥避孕的法子也不少,一年多來,皇帝每個月固定要在她宮裏歇息,沒能有孕,確實是她有意爲之。

一來,她不確定姜詢是否期待屬於兩人的孩子,畢竟姜詢在聽見永寧來信時的欣喜,從不曾減弱過。

二來,她不敢頭一個懷孕,成爲衆矢之的。

永寧離京前,她甚至私下同永寧說過,等永寧回京後,她才想着手備孕一事,屆時定要請她入宮幫忙保胎。

說來也有幾分可笑,皇帝對永寧郡主念念不忘,她身爲皇后,卻又對永寧信任到有些依賴。

很快,皇后的預感便成真了,王貴人的孩子果然沒有保住。

無論是身爲皇后職責在身的她,還是對於這個孩子無比珍重的王貴人,到底沒有這樣的經驗。

已經有八個月身孕的王貴人,還是着了道,提前發動,難產而亡,母子一屍兩命。

皇帝震怒,下令嚴查兇手,最後線索指向了高居妃位的妃嬪,顧及前朝,到底只是小懲大戒,降了位份而已。

王貴人之後,不久又有妃嬪有孕,許是有了前車之鑑,有心之人不敢下手,倒是母子平安,得了一個公主。

姜詢對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還算寵愛,加了公主母妃的位份,但卻想要將公主交給皇后撫養。

皇后只答應將公主記在自己名下,以公主年幼離不得生母爲由,並未強行將她從母妃身邊帶離。

公主生母對此感恩戴德,成了皇后在後宮中第一個靠自己拉攏而來的心腹。

等到永寧郡主送信回京,說不日便要返程,皇后才終於鬆了一口氣,笑着吩咐平月。

“你帶盧院使,去向陛下請安,將本宮有孕的消息稟告給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