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羣都散了之後,吳家去請媒人上王家提親,楊柳也跟趙氏和顧廷之往家走。
趙氏氣得大罵:“真是啥事都能有,這事也能攀扯到你身上。閨女你別怕,有人講究你,娘就去跟他們幹仗,老孃怕誰啊。”
罵完了才反應過來,顧廷之還在一邊。不好意思地說道:“廷之啊,讓你見笑了,鄉下人沒什麼文化。”
顧廷之說道:“嬸子做的對,再說嬸子是護着自己的閨女,有什麼可笑話的。”
趙氏聽顧廷之這麼說,也跟着說道:“我們鄉下人雖然沒讀過書,但是自己孩子還是知道心疼的。不過這鄉下百樣米,養百樣人,也有不知道心疼兒女的。”
楊柳詫異地說道:“還有不心疼孩子的?”
趙氏笑道:“你們歲數小,不知道這人啊,真是啥樣的都有。河東村有個錢婆子,家裏吃啥都得她先吃飽了,兒子、兒媳和孫子才能上桌吃剩下的。”
楊柳皺了皺眉,“她拿自己當太后了,雖說子女該孝順,那也不至於這樣吧?”
趙氏撇撇嘴,“誰說不是呢,她倒是樂呵了,兒女一天愁的啊。”
幾個人邊說邊聊,沒一會就到家了。
楊清河正在顧廷之那幫忙安爐子,楊柳家的上午已經弄好了。
顧廷之不好意思地說道:“又麻煩楊叔了,我家的活計都快被楊叔包了,這怎麼好意思呢。”
趙氏擺擺手,“你這孩子,說啥不好意思。咱們不就跟一家人一樣,你不是做粗活的人,你楊叔沒啥事就弄唄。”
姜氏看見趙氏過來就把人喊到了家裏,低聲笑着問道:“嫂子,這不就是現成的好女婿麼?”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趙氏有點懵,忙問姜氏怎麼這麼說。
姜氏笑得合不攏嘴,“你就沒看出來這倆人情投意合的?那天我去你家借篩子,倆人在廚房有說有笑的。”
趙氏倒是沒往那邊想過,遲疑了一會說道:“人家顧先生那樣的人,我們這樣的人家也高攀不上啊。”
姜氏嗔怪道:“嫂子這話我就不愛聽啊,咱家楊柳要模樣有模樣,還能幹,咋就配不上他呢?他年紀大些,還帶着孩子。”
趙氏想想也是,姜氏的話也讓她高興不已。
再一想楊柳和顧廷之相處的情景,越想越覺得般配。
回家的一路都在思量這件事,嘴角抑制不住地開始上揚。
楊柳回到家之後,看着自家爐子發呆,想起了她帶回的孜然。
“娘,娘,河東村是不是有個石匠?”楊柳衝着外面喊道。
趙氏正在院子里弄柴火,聽楊柳這麼說進來回道:“是有個石匠,咋了你有事?”
楊柳神祕兮兮地說道:“娘,家裏也沒活計了,我去河東村的石匠那做點東西,順便把外婆接來吧?”
趙氏笑道:“也好,那你就去吧,讓林子陪你去吧?”
楊柳一想,讓楊林陪着去也行,就去顧家喊楊林了。
幾個孩子正在練字,聽說楊柳要帶着楊林去河東村,幾個孩子都一臉躍躍欲試的表情。
“娘,我也去。”
“娘,我還沒去過太姥姥家呢,我也去。”
“楊姑姑,河東村好玩麼?”
楊柳揉了揉腫脹的眉心,她要牽着一串小蘿蔔頭去嗎?
可又不忍心拒絕,想着也不在那住,去就去吧。
看着楊柳點頭,幾個孩子高興的差點蹦起來
顧衡又爲難地說道:“楊姑姑,你去跟我爹爹說好麼?”
楊柳無奈地答應了,往顧家的西屋走去。
因男女有別,她也不好進去,就在門口敲了敲門,“顧先生,我有事找你。”
顧廷之的聲音從裏面傳出來:“進來吧。”
這是楊柳第一次進顧家的西屋,收拾的倒是乾淨整潔,屋裏也是朝南的大炕,幾樣簡單的傢俱。
靠牆的櫃子上,是整面的書。
楊柳記得書房也有不少書,沒想到西屋還有這麼多書。
不由得看出了神,裏面有經史子集,也有雜書話本。
“你認字?”顧廷之坐在臨窗的椅子上,看着楊柳。
楊柳笑道:“我認字是什麼稀罕事麼?我跟幾個孩子學的還不成麼?”
顧廷之總覺得楊柳跟這村裏的人都不一樣,說話做事極有主見,會武功還認字。
隱隱像是想到了什麼,顧廷之渾身散發着冰冷的氣息,轉瞬又恢復了正常。
“找我什麼事?”
楊柳並沒發現顧廷之剛剛的異樣,聽到他問才反應過來,“我要去趟河東村,孩子們也想去,我能帶他們一起去麼?”
顧廷之剛想說可以,又改成了,“走吧,我也去逛逛。”
楊柳有一瞬間的呆愣,他也去?這好麼?
顧廷之意味莫名地說道:“怎麼?怕影響名聲?你不是拿名聲當狗屁麼?”
楊柳聳了聳肩:“那倒是沒什麼怕的,那走吧。”
幾個孩子聽說顧廷之也去,表情和楊柳剛剛是一樣的,一臉的錯愕。
但是也高興的很,就這樣,楊柳和顧廷之帶着五個孩子往河東村走去。
這幾個人一起出現在外面,差點引起了河西村的騷亂。
衆人議論紛紛,都猜測顧廷之和楊柳爲啥走在一起。
甚至有人覺得這一家人真熱鬧。
楊林和顧衡就負責管着幾個小的。
故淵興奮的看哪都稀奇。
去河東村要走一座橋,此時河面已經沒水了,幾個孩子在橋上奔跑。
楊柳和顧廷之走在最後。
顧廷之心裏還在琢磨楊柳的事,他能確定楊柳這八年一直在河西村,難道八年前就有人佈局針對他了?
想想又覺得不像,可楊柳會的又實在不像一個鄉下女人該會的。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生根發芽。
顧廷之打算試探試探楊柳,如果真的是奔着他來的,那就別怪他下手不留情面了。
顧衡一邊走,一邊回頭看看顧廷之和楊柳。
爹爹一向不愛出門,不愛熱鬧,今天怎麼這麼反常?
不到半個時辰,衆人就到了河東村的村口。
河東村的張石匠的鋪子就在村口,楊柳直接奔那鋪子去了。
張石匠正在雕一個墓碑,擡頭就看見兩個大人,帶着五個孩子,烏泱泱地站在了他鋪子的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