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太妃的目的

發佈時間: 2025-04-17 09:58:54
A+ A- 關燈 聽書

太妃爲示親近,笑着上前就要去握廖華裳的手。

廖華裳卻不敢託大,連忙後退一步跪了下去,“民婦參見王爺,參見太妃娘娘,參見萬大人。”

良太妃笑着朝馮嬤嬤看了一眼,“瞧瞧,我說什麼來着?這廖夫人果真是最知禮不過的。快平身吧。”

馮嬤嬤連忙上前將廖華裳扶了起來。

站在田間地頭的官員和百姓都紛紛跪了下去。

燕王趕緊叫了起。

謝翊和方煒也上前拜見。

燕王一看到謝翊,立刻笑着問道:“小舅公也在?許久未見,小舅公可安好?”

謝翊神情淡然、淺笑揖首一禮,“多謝王爺垂問,臣一切安好。”

良太妃目光不着痕跡在謝翊、方煒和廖華裳之間一掃而過,笑着看向擺在空地上的那張案几,“聽說你今日推廣新糧,又授農以技,這可是功垂青史的大功德!”

“王爺爲燕地藩主,自幼長於深宮內廷。不懂農桑,如何知曉民間疾苦?王爺得知廖夫人今日義舉,便百般央求要過來看看。”

“正好我也有一事不明,想請教廖先生。”

她轉頭四下裏看了看,問道:“廖先生不在嗎?”

廖華裳會意,知曉太妃帶着燕王前來,是爲昨日刺客一事。連忙笑道:“回太妃娘娘,民婦父親在學院。娘娘召見,民婦這就派人去請。”

良太妃微微頷首。

廖華裳朝春生使了個眼色。

春生會意,轉身騎馬離開。

太妃娘娘走到之前的案几前,看着上面變了色的土豆問道:“這是何物?”

廖華裳趕緊走過去,跟兩位貴人將土豆名、收成和種植、以及食用情況大致介紹了一遍。

良太妃走到切土豆種的案几旁,彎下腰仔細看了看後,突然拿起了案上那把刀。

將周圍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馮嬤嬤下意識就想上前阻攔,廖華裳已笑道:“娘娘重農桑,身先垂範,乃娘娘賢明愛民。只是這刀刃鋒利,娘娘還是要注意安全。”

良太妃又不是小孩子,想要做什麼必定有她的道理。

這母子兩人此行的目的,本就有意勸課農桑。

這麼多百姓看着,若是連切個菜都怕切到手,只怕在百姓心裏,燕王府的威望也會大打折扣。

良太妃滿意地笑了:這廖氏,當真是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既善解人意,又不攬功自居。

上次她救了琰兒一命,也未曾邀功請賞。

哪怕自己有意冷落疏離,她也是一副不卑不亢、不焦不躁的樣子。

且進退有度、有禮有節。

讓人好感備增。

良太妃也知道農時不誤的道理,略切了幾塊,感慨一番農活不易,便將刀放了下去。

廖華裳又陪着母子兩人到田邊轉了一圈。

問過百姓幾句話,廖魁便騎馬趕了過來。

良太妃立刻帶着燕王跟着廖魁回了老宅。

母子兩人一走,百姓立刻嗡嗡聲一片:

“這王爺和太妃竟如此年輕?”

被太妃問話的百姓腦子還在發矇,“不愧是宮裏出來的貴人,說話真是好聽。”

也好香!

單是站在娘娘身邊,就覺得到處都是軟軟的……

至於勸耕農桑啥的,還用勸嗎?

不種地他們吃啥?

淨說那些好聽的沒用的,又不能頂飯吃,不如利索給減一半賦稅。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廖家人就從來不說好話,要幹就幹實實在在的好事。年初還是多虧了廖家的粥棚,才讓他們安然度過了那段饑荒。

有人想到了昨日的刺殺,忍不住壓低了聲音道:“你們聽說了沒?昨日的刺客,據說是皇上派來的。”

旁邊有人立刻朝他使眼色,“你不要命了?敢排揎皇上?”

“那可不是瞎說的。說是先帝爺就是當今給……”那人將手往脖子裏一橫,朝衆人使了個“你懂我懂大家懂”的眼神。

所有人面面相覷,立刻閉上嘴。

坐在田畦上的一個男子,揪着一支麥穗,一邊搓麥粒一邊說道:“這話可難說。廖先生一家是怎麼來的烏索,大家夥兒都還記得?”

“如今太子爺可在南邊兒起事呢,坐在上面兒那人,夜裏怎麼睡得安生。”

可不得擔心廖家與太子合夥,將他的皇位給掀翻了?

旁邊正悶頭除草的人將一棵荒草砸了過來,正正砸在那人剛剛搓乾淨、準備往嘴裏送的麥粒上,“再亂說,明兒你這吃飯的傢伙什兒,可就不定能保得住了。”

那人氣得瞪圓了眼,“我哪有亂說?這事兒要擱你身上,你睡得着?”

他突然又想到了什麼,壓低了聲音道:“我還聽說,這次的刺客,可不止是衝着廖家來的。”

他朝良太妃和燕王離開的方向挑了挑下巴,“前兒晌午,廖先生派人去了一趟燕城,昨兒就遭了刺客。你們猜,那人幹啥去了?”

反正不會是去送請帖。

所有人頓時鴉雀無聲,皆是心有惶惶然:難道說,今上是個濫殺無辜的暴君?

空穴不來風。

那先帝爺的病,說不定還真跟當今皇上有關。

一個連自己親爹都能下手毒殺的人,能是個勤政愛民的仁君?

旁邊有人遲疑說道:“說不定是那幫山匪餘孽……”

凝固的空氣瞬間鬆動。

另一人立刻接過話茬,“那幫山匪,短短一月作惡無數,多少人家遭了他們的劫?還好廖家娘子機警,立刻報了縣衙,剿了他們的老巢。不然咱們燕州府的百姓,以後還不定被他們禍害成什麼樣。”

周圍的人紛紛附和,“就是就是。”

“廖家娘子如今又教給咱們種糧食,還給咱們提供秧苗。以後咱們要是能吃飽肚子不捱餓,可是廖家人的功勞。”

“說得是。”

“太遠的事咱管不着,也跟咱們無關。只這廖家人在咱們燕州府,就是咱們燕州府老百姓的福氣。”

另一邊,廖華裳送了太妃和燕王等人回老宅,再次回到田間地頭。

閒坐聊天的衆人連忙圍了上去。

糧食試種,一般都是從官田開始。普通百姓要等官田試種成功,才能花錢買到新糧秧苗。

周邊圍觀的人也不少,大多是周邊幾個縣的百姓自發前來,想學着種植甘薯,再討幾株甘薯苗回去試種。

人羣中,有一瘦小漢子見廖華裳回來,剛要跟上去,被旁邊一人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手腕,不着痕跡輕輕搖了搖頭。

過了一會兒,那瘦小漢子扶向腰間的手才緩緩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