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和親人選

發佈時間: 2025-04-17 10:03:23
A+ A- 關燈 聽書

廖魁的信送到東嶼關時,梁國大軍正在攻打靖州。

信中只有兩句話,“順其自然,以不變應萬變。”

廖華裳知道父親的意思是說,他們之前的計劃可應對所有變故,不必過於焦慮。

看完信,廖華裳一直沉浮不定的心,一下子安定下來。

這邊戰事正酣,廖華裳任務完成,在冬月最後一日,踏上回烏索的歸程。

小年夜,一個接一個驚人的消息,一陣風般迅速席捲了整個大梁。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先是原太子周宸收復兩失地,先後奪回靖州和槙州,繼而再接再厲,派兵圍攻威峎兩州。

靖、槙兩州的齊兵,一部分匯入威峎兩州,一部分南下,與圍困京城的齊兵相匯合。

再一個,齊兵圍困京城兩月,與前來解圍的梁兵打了不下幾十仗。

齊兵不減反增,周禹終於承受不住,要與北齊認輸求和了!

聶夫人坐在廖華裳家的待客廳裏,一邊說一邊感慨萬千,“這可真是世事難料,以往咱們大梁與北齊,不說兵力相當,可也沒這麼屈辱過。”

以前的時候,北齊也不是沒有攻打過大梁。

北關的州府,也曾淪陷到北齊兵手裏。

卻從未被人直接打到老家過。

更別說認輸求和。

新帝這回可真是,連周家列祖列宗的老臉都丟盡了!

聶夫人壓低了聲音,“妾身聽夫君說,太子殿下得知之後,氣得當場摔了茶盞,即刻就要帶兵南下,被身邊的謀士苦苦相勸,這才作罷。”

陳姨娘感慨嘆道:“要說硬氣,還得是太子殿下。”

廖華裳只笑不語。

當初太子攻打靖州,卻單單在南城門留了破綻,才讓靖州城內的齊兵找到機會,棄城而逃。

從靖州到京城,急行軍最少半個月。

太子殿下卻連一份戰報也沒有往外送過。

沿途的州府大多倉促迎敵,幾萬對十幾萬,一擊即潰。

才使南下的十幾萬齊兵與圍困京城的齊兵成功會合。

新帝議和,整個大梁一片罵聲。

在罵聲一片裏,但凡提到新帝的怯懦無用,就一定會有廢太子周宸英勇抗敵、先奪東嶼關、繼而收復靖州的英勇戰績。

一時間,兩人的名聲出現了兩極分化。

議論的多了,以前的巫蠱案和先帝之死再次被人翻了出來。

江湖傳聞,當年的巫蠱案是新帝夥同傅恪,爲陷害太子殿下而設下的毒計。

太子殿下仁善,對兄弟毫無防備之心,這才慘遭算計。

太子離京後,新帝給先帝所下的殤毒發作,只好將朝政交給新帝。

後來先帝殤毒得解,冊封三皇子爲太子。

新帝弒父不成,皇位又落空,惱羞成怒,圈禁三皇子,挾皇上以令天下。

先帝中毒後,龍體氣血被耗盡。

先帝一死,新帝就自立爲帝。

所以,新帝的皇位,來路不正。

太子周宸才是承天命、順天意的皇位繼承人。

這邊在議論太子。

太子那邊也在議論廖華裳。

只不過,他們議論的,是一份密報上的內容。

“北齊提了四個要求。”

“一是要求大梁每年向北齊繳納歲貢,白銀二十萬兩、茶兩萬斤。”

“二是齊梁開通邊境商市,供兩國百姓自由買賣往來。”

“三是釋放北齊戰俘。”

“四是兩國和親,由大梁遣送一女子,赴北齊。”

廖贇眉頭微皺,擡起眼睛看着太子。

太子沒留意他的眼神,尤自憤憤不平,“荒謬!無恥!以孤之見,孤帶領北關幾十萬兵馬,直接打去北齊國都,看他們退不退兵!”

還敢不敢要歲貢。

兩國開通商道互市,於兩國都有好處。

和親的話……

以前也不是沒有。

周宸的一個姑祖母就嫁去了北齊。

說起來,如今的北齊國君,周宸還得喊他一聲表叔。

周宸想到第四條,接着看向廖贇,“和親?可有提及和親人選?朝中倒是有適齡公主,且大多生母位份低微……”

廖贇神情怪異,打斷周宸的話,“他們指定了和親人選。”

周宸一愣,“誰?”

“裳兒,臣的侄女。”

也是太子嫡子的養母。

“啪”的一聲巨響,一只茶盞遠遠摔了出去,在地上摔得粉碎。

白色的碎瓷四處迸射,濺得滿地都是。

周宸滿臉通紅,用力一拍案几,“豈有此理!北齊狗賊,欺人太甚!”

廖贇示意堂下服侍的人都退下去之後,小聲說道:“臣倒是以爲,這件事,並無不妥。”

周宸瞬間愣住,“老師說什麼?”

廖華裳是璿兒的養母啊!

北齊指名讓她和親,就是在打璿兒的臉,也是在打他周宸的臉。

而且她也是廖贇的侄女。

廖贇難道不知,和親意味着什麼嗎?

和親的女子,哪一個能有好下場?

他居然贊同讓自己的侄女去和親?

難道就因爲廖魁和廖華裳沒有徇私枉法,救下莊氏母女,廖贇就要下狠手,將廖華裳推入萬劫不復之地?!

廖贇被太子殿下用怪異的眼神看着,老臉也有些掛不住。

他長嘆一聲道:“臣何嘗願意受此屈辱,又何嘗願意將自己的侄女推入火坑?”

“殿下想想,正因爲裳兒是小殿下的養母,新帝推裳兒去和親,就是在羞辱殿下。而今殿下賢名正盛,只要殿下出聲譴責,衆口鑠金,新帝的聲望,定會跌入低谷。”

“再加上之前我們的造勢,到那時,殿下稱帝,才是衆望所歸。”

“此次,是上天都站在殿下這一邊。機會難得,千載難逢啊殿下!”

周宸怔怔看着廖贇,良久才輕笑一聲,問道:“老師就不怕,廖先生知道後,會怪您嗎?”

廖贇眼中水光微閃,嘆息道:“裳兒是廖家人,更是大梁的子民。爲了大梁百年和平,這點犧牲,算不得什麼。”

周宸垂下眼簾,沉默片刻說道:“孤記得,老師的長女、次女都被休棄在家。莫不如,不拘她們哪一個,代替廖夫人去和親?”

廖贇眉頭微皺,面露不悅,“這怎麼能行?那兩個丫頭,連裳兒一半聰明都不到。北齊既然指定了人選,若是換人,只怕他們未必肯依。”

“而且只有送裳兒去和親,殿下才有譴責新帝的理由。”

他疑惑地看向周宸,“莫不是殿下擔心她不願?臣是廖氏家主,臣的話,她不能不聽。到時裳兒那邊,臣親自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