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許久,小皇帝略有些結巴的聲音緩緩響起,“衆卿,可還有事稟奏?”
諸位大臣連猶豫都沒有,齊聲回道:“臣等,無事。”
小皇帝輕輕吁了口氣,轉頭小心翼翼問赫連瑾,“皇叔?”
赫連瑾點了點頭。
小皇帝朝趙弗使了個眼色,趙弗連忙從地上爬起來,大聲道:“退朝!”
就這樣,自大梁朝建朝以來,用時最短的一次大朝會就這樣結束了。
大朝會沒過幾天,魏無庸的任命就下來了。
他從一個邊陲小縣的從五品上縣令,被任命爲京兆府少尹,從四品下。
看似只升了一級。
但京兆府是京城重地,三年期滿,京兆府少尹一旦外放,那就是一州刺史長官。
相當於一步登天了!
至於馮家母子到底因爲什麼被魏無庸緝拿,私底下什麼說法都有,但無人再敢拿到明面上議論一句。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再說了,與其相信沈紹安這個胸無大志的紈絝結黨營私,還不如說他出去偷嘴給攝政王戴綠帽子的可信度更大些。
且經此事之後,在攝政王赫連瑾還政皇上之前,恐怕再無人敢在沈紹安這個太歲頭上動土了。
![]() |
大朝會過去兩天,父親沈時戩帶着大哥、二哥和兩個侄兒以及兩千親兵回了京城。
父親和兩位哥哥進宮面聖,清麟、清濯回了府。
次日,皇上敕封沈時戩爲鎮北侯、並世襲三代的旨意到了沈府。
接旨、慶賀、宴客……又是一通忙亂。
府里人人喜上眉梢,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沈時戩從宮中回來,就將沈紹安叫去了書房。
剛剛坐定,沈時戩將皇上和攝政王在毓慶殿說過的話告訴了沈紹安。
“爲父請辭,皇上不準。說是羅琅之事雖有識人不清之過,幸好你及時識破此人真面目,又力勸梁王棄械投降,避免了一場顛覆朝綱的大禍。爲父又有這麼多年鎮守邊關的功勞,功過相抵,不再追究誤信羅琅之錯。爲父以你祖母年邁,這幾十年未曾在你祖母身前盡孝,萬般請辭,皇上這才應允。”
這就說明,這件事算是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至於百般挽留什麼的,不過是君臣之間做面子罷了。
就算這樣,沈家此番又是封侯、各位沈家子弟也各有封賞,一時之間,仍是風頭無兩。
還是要低調謹慎些爲好。
沈時戩問道:“皇上封了藺英爲大將軍,調往北關。你這邊,攝政王沒有什麼消息嗎?”
沈紹安回,“王爺說,祖母身子不大好,讓我在京城多留一年。”
沈時戩點了點頭,“北酈那邊,左賢王經此一役,元氣大傷。右賢王對國主之位躍躍欲試,兩人之間還有得糾纏。北關,應該能平靜幾年。”
沈紹安猶豫了一下,還是將赫連瑾悄悄說給他的話告訴了父親,“王爺說,皇上親政時,會宣佈打破原來武將世家入仕只能從武的舊例,武將之子也可參加科舉,以文入仕。文臣之子有意從軍者也可從軍。”
武將家不全是莽夫,文臣家中也不全都是文曲星。
沈時戩大驚一驚,“當真?!”
沈紹安點了點頭。
沈時戩眼中淚花一閃,“如此甚好,皇上聖明!清瑁、清源還有族裏幾個年少的孩子,都是讀書的料子。原本爲父還惋惜他們不能參加科舉,如此一來,真是太好了!”
沈紹安知道父親不會亂說,還是囑咐道:“這件事,還需等皇上親政之後……”
“爲父明白。”沈時戩呵呵一笑:這是皇上親政之後的第一個大動作,雖然這個想法未必是皇上一個人的想法,但是功勞,卻應獨屬於皇上。
聽了這個消息,沈時戩心裏因從北關退下來的最後一塊壁壘也消失無蹤。
他樂呵呵地說起了幾日後清紓的婚事,“如今清紓也馬上要成親,以後再添了小子。還有你幾個哥哥也都回來了,拖家帶口好幾大家子,這府裏就有點擠了。你也幫着打聽打聽,再買幾座宅院。”
這是打算將幾個哥哥分出去單過了。
不過要現買宅院,還要修葺、傢俱擺設佈置等等諸事妥當,沒有一兩年也搞不完。
所以問題來了:沈紹安現在還有六個哥哥,大哥肯定是留在主宅的。其餘的五個哥哥都要分出去的話,還要買五座宅院。
單是這五座宅院,連宅子加修葺加傢俱佈置丫環僕從等等,那就得是個天文數字。
生得時候挺開心,掙錢也得拼了老命地掙啊!
沈紹安站起來抻了抻腰:還好他不用這些,給老爺子省了一大筆銀子……
回到遂安苑,看到如意,沈紹安這才想起莊子上的馮家夫婦。
他去了歸院,好不容易等到母親停下來喘口氣,連忙上前說了如意的事。
沈夫人反手捶了捶背,嗔道:“這件事還能等你想起來?那馮家夫婦,母親早就將他們發賣了。”
沈紹安汗顏,陪着笑給母親揉了一會兒肩,就又有下人過來問事。
沈紹安出了議事廳,站在歸院的遊廊裏,看着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主子下人,聽着隔壁院裏幾個堂妹侄女兒的嬉笑聲,眼眶卻突然溼了。
他擡頭看看瓦藍的天空,看着院中已經嫩綠一片的花樹,長長吁了一口氣:夢中沈家的災難,如今才算是真正過去了!
父母親、哥哥侄兒們都在,他的家,也還在……
大哥是要承襲父親侯爵的鎮北侯世子,如今在兵部任職。
二哥去了城防營,三哥六哥七哥八哥都去了北衙。
清紓進了大理寺,清麟清濯去了京兆府當差。
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的差事,也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不同的生活軌道。
沈紹安相信,以後,定然會越來越好!
三月初六,新人進了門。
三月底,祖母孃家侄兒、沈紹安的幾個表叔表叔母帶着他們的兒女也到了京城,準備給老夫人賀壽。
其中還有四個如花似玉、正值妙齡的姑娘。
沈府後花園的鶯鶯燕燕一下子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