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納妃的事

發佈時間: 2025-04-19 17:53:59
A+ A- 關燈 聽書

慕博珵和靜宜無話不說,將言瑜對他說的話說給了張靜宜。

張靜宜那張精緻的面龐上並沒有顯露出絲毫多餘的驚訝神情,彷彿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般。她甚至沒有多加思考,便毫不猶豫地開口說道:“如果殿下要納妃,臣妾會接受。”

慕博珵不可置信的看着她,她們從小一起長大,彼此深愛,他怎麼也沒想到,靜宜會表現的這麼平靜。

然而此時的靜宜,卻始終低垂着頭,從她微微顫抖的嘴脣以及略顯黯淡無光的眼神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此刻她內心深處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慕博珵心裏說不出什麼滋味,只覺得異樣的情緒在心底翻涌,喃喃問道:“你這是在說氣話嗎?”

張靜宜搖頭,“臣妾知道殿下的情意,可是臣妾也知道殿下的不易,您如果繼承的是大周的江山,一定比在這裏容易的多,想要坐穩燕國的江山,一定少不了大臣們的支持。”

“難道你就不怕孤有了別人……”

張靜宜打斷他,“臣妾比不上母后聰明,政事上幫不了殿下,可是臣妾也不想成爲您的累贅,臣妾也相信殿下對臣妾的情意,不會因爲有了別人而改變。”

靜宜垂下眸子,語氣略帶憂傷,“即便殿下變了心意,臣妾也不會因爲今天的事而後悔,因爲臣妾爲了心愛的人做了應該做的,之後無論什麼樣的結果,臣妾都能接受。”

聽她說完這些,慕博珵心裏痠軟痠軟的,伸出雙臂將他攬入懷裏。

“你處處都爲孤着想,孤又豈會負你。孤還沒登基就勉強自己,逼着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有什麼意思,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別人做這燕國的皇位,和父皇母后回去做一個閒散王爺。”

張靜宜喟嘆一聲,既然來了哪那麼容易當什麼閒散王爺,走到這一步,殿下只能往前走。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以後父皇母后走了,燕皇駕崩將皇位傳給殿下之後,如果殿下在這裏無法掌控朝局的話,恐怕有性命之憂。

殿下的忠貞和安危相比,永遠是安危最重要。

“殿下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做的事,千萬不要因爲靜宜改變初衷,而且到了這個時候毫無退路。”

靜宜說的很對,其實來之前,就已經猜到言瑜會讓他納妃,只是沒想到那麼快。

他凝神看着張靜宜,“如果不讓你當皇后,只讓你做一個普通婦人的話,你會覺得委屈嗎?”

“殿下是不是傻居然問這種問題,只要和殿下在一起,什麼身份又有什麼關係呢。”

對啊,靜宜可以爲自己犧牲一切,她就值得自己爲她爭取到最後的。

爲了節外生枝,慕博珵沒有急着找燕皇表明態度,而是去找了母后商議。

這個問題,其實許言曦早就想到了,耐心的聽完慕博珵的想法之後。

許言曦淡淡的說道:“母后將你送來了燕國,過一段時間也要離開了,以後有什麼決定,還是由你拿主意。”

“兒臣早就拿定主意絕不納妃,只是想求母后教教兒臣,如何勸燕皇打消爲兒臣納妃的念頭。”

橘黃的燭火映在許言曦柔和的面容上,更顯她沉靜雍容。

“珵兒你哪都好,就是有點兒女情長了,你一聽言瑜要爲你納妃,就急着拒絕,而不是先去了解情況,在這件事上還沒有靜宜穩重。”

母后的話,慕博珵如當頭棒喝,他頓悟的說道:“母后的意思是,想讓兒臣先去了解一下有沒有不納妃的實力。”

許言曦點頭,“皇帝納妃無非兩個作用,一是穩固朝堂,二是延綿子嗣,皇帝如果夠強大,就無需用女人來鞏固帝位,不然歷史上怎麼會有那麼多專寵,那些皇帝根本就不怕得罪不受寵嬪妃的家族。至於說延綿子嗣,你若是只要一個妻子,就要將所有的可能都想好,將來若是沒有子嗣,讓誰來繼承皇位,這一點你要想明白。”

慕博珵不加思索,直接說道:“父皇母后除了兒臣還有兩個兒子,他們的兒子也會有很多孩子,江山何愁沒有人來繼承。如果兒臣沒有兒子,也會對待皇兄的兒子視如己出。”

許言曦一臉的凝重:“你們兄弟現在看着是親近,多年之後,他們的孩子就成了宗室子,就像燕皇,他寧可將皇位傳給女兒的孩子,也不肯傳位給宗室子,到時候你也是一樣。”

這麼久遠的事,確實不好說,畢竟人心易變,不能將很多事想的過於美好簡單。

可是母后說沒有子嗣,也是一種假設,可能性微乎其微。

“兒臣總覺得,在皇室中,並不是說女人多,孩子就多,燕皇有那麼多嬪妃,也沒有生下兒子,還有燕國先皇帝,他也有很多妃子,最後也只留下燕皇一個,若不是太后悄悄將燕皇送出宮,恐怕也留不下這一個,所以兒臣不管從感情上,還是理智上,都極爲贊成父皇母后這般。”

孩子們受父母的影響這是必然的。

許言曦柔聲說:“母后早就說了,一切讓你做決定,你想清楚利弊之後,想怎樣做就怎樣做吧!”

“兒臣先這個時候不拒絕燕皇,先熟悉朝政,對大臣瞭解熟絡一些,得到了燕皇的認可和放心之後,或許他就不勉強兒臣做什麼了。”

許言曦面露擔憂之色,燕皇心思實在太多,以免他見珵兒不答應,萬一對靜宜做些什麼就遭了。

“你先應付着,千萬不要在他面前露出排斥來,就說現在納妃不是時候,還是先了解國事。”

等許言曦一說完,慕博珵就明白了母后的苦心。

到底還是母后想事情周到,燕皇若是心思不深,他怎會一步一步當上皇帝,並將燕國的朝臣治的服服帖帖,如果讓他察覺自己根本就不想納妃,將心思用在靜宜身上可真是悔之晚矣。

所以再次面對燕皇的時候,就應承了會納妃,只是說不急先料理政事,言瑜倒是極爲認可。

許言曦和慕景宸雖然一直留在燕國,卻沒有過多插手燕國的國事,在一旁看着珵兒慢慢接手燕國的軍國大事。

同時,也看着言瑜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許言曦自然不會去牀前盡孝,可是她也不攔着珵兒常常爲言瑜侍疾。

言瑜和珵兒之間有血緣,雖然言瑜沒有撫育過珵兒,可也沒有直接傷過他。

最重要的是,即便許言曦對言瑜有再多的不滿乃至是怨恨,也沒有和孩子們說過他的錯處。

很多東西根本剪不斷,即便怨他恨他,到最後還是讓孩子繼承了他犧牲一切拼盡一生的精力得來的江山。

或許最後也算彼此成全了。

來到燕國沒有多少日子,蕭哲出乎意料的也來到了這裏。

蕭哲自從那年從大周落水之後,身體就每況愈下。

而如今也知道時日無多,便想着來見許言曦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