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大賞全大秦百姓

發佈時間: 2025-01-08 23:20:27
A+ A- 關燈 聽書

若說他們原來只是忠心皇上,那現在就是迷信!

是發自內心的,對神一般最狂熱的崇拜!

“此次抗擊北秦反賊來犯,所有官員都對朕,對大秦忠心不二,朕心懷大慰。”

“你們對得起朕,對得起大秦,對得起三百萬百姓!”

“你們無愧大秦脊樑的稱號!”

秦天站起身,肅穆起神情,對着所有官員大聲說道。

這次大戰中,讓秦天最爲感動和驕傲的,就是這批新選官員的忠心。

自斷龍關以來的所有城鎮,竟然沒有一個地方官投降,沒有一個提前逃跑。

他們要麼配合武寧軍,帶着臨時組織的百姓死守城池,要麼領着百姓,帶着所有糧食物資,快速撤離。

他們以絕對的忠心,和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嚴格的執行和貫徹了朝廷的命令,讓秦天得以一次次的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

他們讓北秦軍除了禍亂臨江府,再沒在南秦境內虐殺一人,沒得到一粒糧食。

也因此,才讓柳矢志的遊說能順利實施。

他們不僅爲大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爲爲大秦保存了百姓,保存了糧食,保住了大秦崛起最重要的火種。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他們的功勞確實足夠大!

“謝皇上,謝皇上。”

所有官員都感動的大哭起來。

大秦脊樑,這是他們做夢都想要的稱號。

這一次的出生入死,總算沒有白費。

終於對得起大秦脊樑的稱號了!

“國丈,趙文,宋經知,你們立刻對朕的這些脊樑之臣,論功行賞。”

“賞賜比平常加一等!”

秦天立刻命令道。

“諾!”

三人立刻領旨。

“謝皇上,謝皇上。”

所有官員馬上口頭謝恩。

“朕不僅僅要賞你們這些功臣,還要撫慰所有被戰火荼毒的百姓。”

“趙文,立刻給朕報上撤離的百姓數目。”

秦天命令道。

“啓稟皇上,自臨江府開始,撤離到京師的百姓計六十三萬,撤離到武寧的百姓計四十一萬。”

趙文仔細彙報道。

“這一百多萬百姓,每人賞糧食三十斤,賞燻肉十斤,讓他們帶着回家安居去。”

秦天一擺手說道。

他有了杜興國留下的三十萬擔軍糧,有兩千多萬斤馬肉,並且,武寧馬上就有數不盡的土豆粉條。

國富了,自然該讓百姓們過點好日子了。

“微臣代表十萬雲州百姓,謝皇上隆恩,謝皇上隆恩!”

“百姓們不用餓肚子了,微臣代表百姓,謝皇上,謝皇上!”

所有官員立刻高興又感動的叩頭不休。

此時秋糧還未收穫,百姓都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

撤離的時候,這些官員們親眼看着,所有家裏都只有一兩口袋糧食,明顯喫不到秋糧下來。

他們本來想着,回去後帶着百姓過一個多月的苦日子,好歹堅持到秋糧接續。

可沒想到,皇上竟然又賞糧食又賞肉!

一家六口,可就是一百八十斤糧食,喝稀的能過倆月了。

特別是六十斤肉,誰家見過這麼多肉?

薰起來夠一年吃了!

百姓知道了,還不直接高興死?

“我大秦所有百姓,都該受到朝廷恩澤!”

“未被戰火蹂躪的百姓,每人賞糧十斤,賞肉二斤。”

秦天繼續命令道。

“吾皇聖明,吾皇聖明啊。”

所有大臣立刻跪地大喊道。

自古只有百姓給朝廷納糧的,那有朝廷給百姓發糧的?

皇上就是自古以來都沒有的曠世明君!

安排完百姓,秦天走回殿內,坐上龍椅。

朝臣們再次三跪九叩。

禮畢,各自站好。

“朕命令!”

“封柳矢志護國大將軍,勤政殿行走,帶軍駐守斷龍關!”

秦天聲音威嚴的命令道。

柳矢志是這次大戰最大的功臣!

天門關燒死二十萬大軍,他的功勞佔了九成。

鷹愁澗燒死三十萬,他的功勞也佔九成!

藥沒有柳矢志在楊彪跟前不停遊說,南秦此時說不定已經亡了!

若不是他只懂軍事,不懂政事,秦天真想把他留在朝堂。

“末將謝吾皇隆恩。”

柳矢志馬上出列,跪在前面磕頭謝恩。

“大將軍,你帶關中柳家,全家遷移去臨江府,作爲朕的嫡系氏族,爲朕永守國門。”

秦天溫和了聲音說道。

柳矢志愣了一下,立刻語氣堅定的說道:“皇上,末將不帶家族去,末將要留全家在京師!”

“大將軍,你不必多心了。”

“先皇不滅你家,就是知道你家忠烈,不可能跟隨楊氏兄弟謀反。”

“而朕,更相信你柳矢志!”

“朕不僅不會把你家人留在身邊,還要讓你們柳家徹底掌握斷龍關!”

“因爲,你柳矢志就是朕最忠心的鐵盾!”

秦天看着柳矢志,極爲認真的說道。

柳矢志頓時感動的熱淚盈眶。

皇上竟然在紫金殿,在所有朝臣,在天下所有官員面前,說自己是他最忠心的鐵盾!

並且,他在剛剛遭遇杜興國三人的背叛之後,竟然選擇無條件的,毫無保留相信自己!

這份恩寵和相信,自己該怎麼報答啊!

“皇上,但有敵來犯,死的第一個人,必是您的嫡系氏族,柳家之人!”

柳矢志狠狠地抹了把眼睛,發誓一般說道。

“這話朕相信。”

秦天微笑着說道。

“柳家自此,開百代忠良之先。”

“姓柳之人,但有不忠,天下人共誅之。”

柳矢志猛然咬破手指,在眉心畫下一條血痕,莊嚴無比發下血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