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頤看着眼前虛情假意的女人,有些厭煩,他可沒忘這個女人扇自己的那一巴掌。
以爲自己病重,就那樣侮辱自己,看自己康復就一臉諂妹。
只是現在他還不能動她,能成爲儲君的人,自然要是賢君,而賢君自然不能一醒來,就忘恩負義處理給自己沖喜,又給自己遍尋神醫情深義重的妻子。
那他必會背上千古罵名,一向重視賢名的皇帝也勢必會將他劃出儲君行列。
但周如芸,對他確實是情深義重,若不是她,他只能忍着一身惡臭的膿瘡艱難度日,若不是她請來神醫,他還不知什麼時候能恢復康健,若不是她,他也無法及時與自己的心腹聯絡。
他私心想着,待時機成熟,他就給她升位分。
王妃周若瑾期期艾艾訴了許久衷腸,沈承頤聽的也有些不耐煩了,雖面上沒有表現出,但眼底已有明顯不耐。
周若瑾自知自己與宣王沒什麼情份可言,再裝下去,大家都尷尬,於是識趣地叮囑了翠萍,採香好好伺候王爺,便帶着秦嬤嬤等人告退了。
走到周如芸身邊,她不動聲色使眼色暗示周如芸跟上。
離開了逸仙居,周若瑾揮散衆人,只留了秦嬤嬤翠薇和周如芸在後花園的小亭子裏。
周若瑾坐在石凳上,一開始並不說話,只拿眼睛睥着周如芸。
默了一會,才神情倨傲地說道:“雖然王爺病着的時候你一直侍奉在前,卻也是我給你的機會,你要時刻謹記你只不過是我陪嫁過來的侍妾,不要妄想一些不切實際的事,生出非分之想。”
周如芸心中悲慼,但也只能低聲應是。
周若瑾繼續說道:“若你不自量力,告訴王爺一些有的沒的,令我和王爺之間生了嫌隙,那就不要怪我容不下你了。到時候,父親也不會放過你!”
周如芸知道周若瑾怕自己告訴王爺她發瘋折辱王爺的事,也怕自己告訴王爺,根本不是她周若瑾沒日沒夜伺候他,也不是她周若瑾請來的神醫,她怕自己搶佔原本就不屬於她的功勞。
周如芸在心中冷笑,面上卻不顯,只本本分分的說道:“王妃說的是,婢妾一直謹記,王妃才是王爺的正妻,只有王妃安好,周家才能安好,周家安好了,婢妾和母親才會安好。”
見已經起到了敲打她的目的,周若瑾又吩咐道:“既然王爺已經清醒了,那你也沒必要再留在逸仙居伺候了,今日便遷出,就住在瀾苑閣吧。逸仙居我自會安排妥帖的人伺候。”
還真是心急!把她安排在瀾苑閣,王府最是偏僻的院子裏,她是根本不打算給自己一點分寵的機會了。
可你卻不知,我與王爺日日廝守已有半年之久,在你獨守空房時,夜夜貪歡。
“王爺醒來不易,你搬到瀾苑閣就替我和王爺抄經祈福吧,沒事不要出來瞎逛。”
她竟變相禁了她的足,她是有多怕她搶了她的風頭啊,也是,現下她一定是想獨佔王爺的恩寵。
這處處被人鉗制的日子,周如芸受夠了,她不是想爭寵,她是不得不爭寵,爭得一世的自由。
見周如芸低頭皺眉不語,周若瑾知道,就算是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倒也不是一直讓你待在瀾苑閣,只要我與王爺圓了房,你便可以出來。只是在這之前,你還是不要出現在王爺跟前吧。”
即使周若瑾再不願承認,她也知道,自己的相貌比不過周如芸。
她不能讓王爺清醒後,先寵幸的不是自己。那樣的話,她作爲王妃的面子要往哪裏放。
周如芸見她不是要永遠禁閉自己,便也寬了心。她並不想要王爺的心和人,她只想要他能給的身份與地位,所以倒也不在乎一時的榮寵。
“婢妾知道了。”
打發走周如芸後,周若瑾轉頭對秦嬤嬤說:“讓人給她診脈,若是有了,想辦法處理掉,這個時候萬不能讓她生出一男半女。”
秦嬤嬤領了命去府外找了那婦科聖手,日日端的助孕藥也換了周若瑾喝。
好在周如芸沒有身孕,免了吃苦頭。
周若瑾終於在王爺清醒後的半月內,如願以償和王爺圓了房。
王爺身邊伺候的,也換成了他自己的人。採香和翠萍又回到了周如芸和周若瑾身邊伺候。
採香回去前被秦嬤嬤叫到周若瑾面前,耳提面命提醒一番。
周嬤嬤道:“你可不要忘記了,雖然你跟着的是周姨娘,但王府的女主人只有一個,你效忠的只能是王妃。”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採香點頭如搗蒜,心中卻不以爲然,她打算好了的,雖然周姨娘位份低,但她卻是個靠得住的。
只要自己忠心不二,她定不會棄了自己,王妃可就不會了,她對自己疑心重着呢,自己效忠她,是沒有好下場的。
彩香是個有腦子的,雖然沒讀過書,但她慣會總結經驗,像萬貴妃那樣的主子,是萬萬不能再效忠的,而王妃便是萬貴妃那樣的。
宮中皇帝知道王爺清醒後,十分高興,他早就有易儲的打算,太子資質平庸,但因他是先皇后唯一的孩子,且又是皇帝的嫡長子,在幼時便冊立爲太子。
![]() |
只是長大後,皇帝發現這個太子懦弱無能且貪生怕死不堪重任。
他動了易儲的心思,二皇子雖頗有才能,但因幼年摔折了腿,走路一瘸一拐,與皇位無緣了。
五皇子因爲受母妃牽連,被皇帝發配到邊疆戍邊了,也被排除在外。
六皇子還尚在襁褓之中,自然也不在儲君的行列中。
於是皇帝就準備在三皇子和四皇子挑選儲君,這兩個皇子中他又更屬意三皇子。
本打算多考察兩人兩年,三皇子卻突發惡疾,一病不起,甚至有不治之象。
皇帝不是沒有懷疑過萬貴妃,但卻無實據,再說了,三皇子已然不中用了,如果萬貴妃再被冠上謀害皇子的罪名,那四皇子勢必受到牽連,皇帝考慮再三,只命人暗自調查,明裏卻按下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