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當年長安城內才盡傳紀客生妹妹囂張跋扈之名。
至於後來他妹妹當街打死一名官宦人家子弟的事,也是真的,但這是因爲那官宦之子當街強搶民女,逼的那民女親人重病還不放過,脅迫那民女做妾。
紀客生的妹妹撞見了,打抱不平,誰知那官宦之子口出穢言,要紀客生妹妹一起做妾,還揚言她連青樓技子都不如,紀客生妹妹這才動手,跟在紀客生妹妹的下人失手將那官宦之子給打死了。
此事一出,那戶人家怎麼肯罷休,當即找上紀家。
紀家不願沾染着麻煩,紀家主也是個心狠手辣的,要把紀客生妹妹送給那戶人家自行處置,生死不管。
最後還是紀客生聰明,發現了當時跟着動手的他妹妹身邊下人是繼母的人,也是繼母指使有機會就栽贓陷害他妹妹。
紀客生及時找出了證據,才逼的繼母不得不出面保下他妹妹,花了極大代價才勉強平息。
事後,繼母又怕他妹妹鬧起來毀了自己的名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他妹妹送去做尼姑。
此事,紀客生並不曉得,他知道時人已經被送去了。
繼母還用他妹妹威脅他,如果他敢說出自己做的事,就讓他妹妹死無葬身之地!
紀客生想保住妹妹,當時又沒有對抗的能力,只能隱忍下。
再後來,便是他妹妹被賜婚給南榮在州。
紀客生低下頭:“殿下,您千萬別那麼說。其實當年欽天監會舉薦舍妹,是臣家中生父與繼母故意打點所爲,是他們將我妹妹送進陛下眼中,讓陛下看到!”
他眼中閃過恨意。
“我知道,是他們,他們同陛下達成了協議!”
唯一的妹妹被送去不知是哪兒的尼姑庵後,紀客生就發誓要強大起來,要能保護他們兄妹二人!
因此後來紀客生寒窗苦讀,爲防被繼母陷害,他連科考都是偷偷摸摸,求着僅有的幾個朋友幫忙遮掩一二的。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最終考上了,可當他回到家中時,要用自己的功名做籌碼要繼母放了妹妹時,聽到的卻是妹妹要被指婚的消息。
紀客生一開始不願意,可素來漠然相待的生父竟然變的關心他們,苦口婆心是爲了妹妹好,再沒有比當太子妃更好的前途了。繼母也願意將妹妹放回來,說用這婚事補償妹妹,前塵過往煙消雲散。
那時紀客生以爲,紀家同輩中只他科考入前十甲,官途最好,他們開始重視他,繼母也希望他幫襯弟弟,才會轉變態度。
再加上父親的關心來的太觸動人心,他以爲往後的日子真的不同了,他開始期待。
而妹妹回來後,也說願意接受指婚。
他更特地去打聽過太子,儘管太子不受陛下重視,可太子之位很穩,太子人也很好,想必不會苛待妹妹。
就這樣,紀客生滿心欣喜着未來。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他低估了人心的惡。
妹妹大婚後的次日,他宿醉醒來,在家中用早膳時問隨從妹妹在東宮如何,卻聽到生父和繼母錯愕妹妹怎麼還活着。
當即紀客生就意識到不對勁了,想查查怎麼回事,但被生父繼母一同用公務攔了下來。
後來他終於脫身公務,可進不去東宮,只能等到妹妹回門。誰知道才見到妹妹,就發現她身子異常虛弱。
他私下問她,便得知她差點死在新婚之夜,是太子讓隨侍的醫師救治,才終於活了下來。
紀客生想問清是怎麼回事,然而這時六部來人讓他回去當值,有非常急得公務,他不得不先走。
後來才知道,那是他生父故意支開了他,當他回到府中時,看到的就是溺水而亡的妹妹!
紀客生不敢相信,也不相信是意外。
幾日後,紀家門人更接連升官,他那不成器的弟弟又步入仕途,生父更是連生兩階。
那時紀客生才明白了什麼,他瘋狂的去查,去質問生父,但差點也意外而死。
紀客生神情晦澀,擡頭望着面前的南榮在州。
他差點死了的那回,也是面前的太子救了他。
太子將他帶走,私底下告訴他,他妹妹的事不能查,因爲是……當今陛下做的!
包括新婚之夜那次,也是。
紀客生難以置信,問爲什麼,對方只告訴他,要活下去的話,不要再查,也不要過問。
可死的是他唯一的妹妹啊!
紀客生沒有聽勸,堅持要去弄明白怎麼回事。
後來又幾次遇險,他就再次見到了太子,這次對方爲了讓他停手,告訴他他妹妹其實沒死。
溺水那一日,太子早就讓人提前暗中保護他妹妹,待他妹妹落空時,就找一個女死囚帶上人皮面具替換。
紀客生不信,但被告知等段時日。
後來風聲小了,正是覃明,帶紀客生去見了人。
紀客生看到妹妹被安置隱居在一個小村落裏,身邊還有了個心地善良的教書先生照顧她,臉上掛着幸福的笑容,看到他時高興的跑過來,拉着他給他介紹那個教書先生。
紀客生注意到妹妹身子骨好了不少,那教書先生也對妹妹呵護有加。
他這下放心了,回到長安拜謝南榮在州,問需要他做什麼嗎。
南榮在州當時只道人前不要過多往來,讓他專心仕途,還許諾他有朝一日會給他真相,他妹妹會和會遭毒手的真相。
![]() |
紀客生這些年來就一直很低調做官。
蜜雪言情小說 https://www.vegpulse.com/
人前,他的妹妹明面上因南榮在州而死,他與南榮在州似乎不共戴天。
在紀家,紀客生當年也並未和生父繼母撕破臉,他利用這看破不說破的把柄,得到了很多好處,官途順利,如今也已掌握紀家大權,能夠做到不會再受人挾制了。
至今,他可以成爲南榮在州的助力,報答他當年之恩了!
南榮在州和覃明短暫的交換了個眼神。
南榮在州道:“那往事就不必再提了。眼下,孤確實需要你幫個忙。”
“殿下請說,您的大恩大德,下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